第003章:学在辟雍,结友南氏
他领命受教的事跡,被铸成了大盂鼎,为后世的四大国宝青铜器之一;
斩首献俘的事跡,则被铸成了小盂鼎,出土不久后失踪,仅仅留下“获馘(割耳记功)四千八百”、“俘人万三千八十一”的战绩铭文。
到了后来的宣王年间,他的后嗣南仲再任大司马,率军征伐獫狁,在《诗经》中留下了“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獫狁於襄”的辉煌记录……
一句话,南家的好几代,都是难得的猛人。
和南盂的射御之术相比,散宜凡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好在他並不妄自菲薄,依然和南盂相互砥礪,也贏得了南盂的真心尊重。
两人训练完一轮,散宜凡心中忽然一动,似有所得。玉壁也驀然出现在意识中,显示出他当前的属性——
【当代寄主】:散宜凡(散国世子)
【寄主属性】:统70,武58,智75,政74,魅65
检测到寄主已满足条件(统≥70,政≥70)
习得技能:循政守成(青)=统+10,政+10;
【系统提示】:
此技能的进阶技能有两种。
一.方国之制(绿)=统+10,智+10,政+10;
习得条件:统≥75,智≥75,政≥75
二.修政守成(绿)=统+10,政+20;
习得条件:统≥75,政≥85
————
散宜凡心中大喜。
辛勤努力了三四年,並没有白费,他终於获得第一个技能了!
而那进阶的技能描述,又给他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只要他的统率属性再涨5点,就能获得包含30点属性的“方国之制”;而再下一步,就是那40点属性的“朝廷之制”,可以和先君散宜生的遗泽齐平!
他兴致勃勃的拉起南盂,再次投入到御术训练之中。
与此同时,太保召公奭正领著隨从前来辟雍;辟雍司宫单伯宇,早已提前迎候在门口的木桥前。
两人见礼已毕,单伯宇说起了辟雍近来的不良风气,语气中不无忧虑。
辟雍的那些生徒,皆为宗周亲贵子弟,都是周邦的珍宝,未来切切实实的栋樑,其中甚至还有未来的天子。
他们的习性和风气出了问题,那宗周和周邦的未来,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也怪不得他心中担忧,还惊动了德高望重的召公。
“此事我已尽知,此来即为训诫诸生。”召公奭很平和的说道。
实际上,自从周公东征大胜、洛邑兴建完成以来,整个宗周都出现了一些倾慕权势、崇尚浮华的跡象,並不仅仅是辟雍的问题。
大家似乎都认为,天下从此就太平了,可以安逸下来了。
结果在齐公尚、虢公寧、周公旦、荣公贞等上一辈的將帅去世后,这代人之中,居然没有什么可以统领大军的將才。
以至於前年时,殷商余孽录子圣反叛,居然还是他自己拖著老迈之躯出征……
召公奭心中如此想著,在单伯宇的搀扶下走上了木桥。
木桥的对面,隔著灵池的猎苑中,忽然有两辆戎车相逐著飞快驰过,带出一阵马嘶声。
他不禁来了一些兴趣,向单伯宇问道:“可知御车者系何人?”
“是南伯家的世子南盂,以及散伯家的世子散宜凡,”提起这两人,单伯宇忍不住露出微笑,“他俩是少数不避辛劳、坚持练习射御的生徒,已经坚持三四年了。”
“两人的射御之才如何?”
“南盂有乃祖之风,他日当成大器。”单伯宇回答道。
“散宜凡呢?”
“……亦有乃祖之风。”
召公奭心领神会,这散宜凡並不擅於射御。
和出身周邦的贵族不同,散宜氏是从殷商阵营转投过来的,族中没有从小训练射御之道的习惯。
前右史散宜生,智略和才识自不必说,射御水平却只是一般。
或许觉得这说法对散宜凡不太友好,单伯宇又补充道:
“虽於射御有所不足,但散宜凡毅力过人,三年来进步显著。至於智略才识,则在绝大部分生徒之上。”
召公奭微微頷首:“既如此,我当前往一观。”
两人离了木桥,挥手斥退侍从武士,回身前往外围猎苑的尞台。
站在两丈多高的尞台上,看到的情形自然更加清楚。
南盂所驾驭的,是一辆駟马重车;而散宜凡则驾驭著一辆双马轻车,这才没有被南盂甩得太远。
片刻之后,两辆戎车转变方向,回返到望台这边。
驾车的两人,显然没料到会有人过来,一边卸下戎车,挽好战马,一边隨意的谈论著。
南盂略含抱怨的说道:
“明知下午召公要来辟雍,说好了只练习三圈,然后回宿馆沐浴更衣,前往候教。偏偏你又加了一圈,这下咱们得赶时间了!”
“无妨!”散宜凡笑著宽慰他,“召公此番过来,必然是为王太子的事。怎么也要先见司宫,详细了解王太子、诸生徒的情况,然后才好施以教诲。咱们的时间还能充足。”
“如此就好,”南盂放下心来,“你说召公会如何教导我等?”
“无非是让我等努力修习六艺、培养美德,他日以德才侍奉王室,安定庶民,不可贪图安逸、以幸进小道邀取权势之类。”
说到这里,散宜凡摇了摇头:
“只是,世情如此,哪是依靠教导能扭转的呢?司宫平日也经常教导诸生徒,不可荒废射御之道,然则成效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