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利用……”陆尘舟心中瞭然。这具身体重伤濒死,经脉(如果存在的话)恐怕也受损严重,根本无法进行所谓的“修炼”。这无处不在的灵气,对他而言,目前只是一个观察对象,而非可利用资源。
就在他准备放弃对灵气的徒劳尝试,继续思考如何保暖时,他的右手手肘无意中在身下的碎石和冻土中压到了一个硬物。
那是一个小小的、用某种粗糙兽皮缝製的袋子,顏色灰扑扑的,几乎和周围的泥土融为一体。袋子被一根同样粗糙的皮绳繫著,掛在他破烂的腰带上,之前因为寒冷和疼痛,他竟完全没有察觉。
原身留下的东西?
他心中一动,强忍著疼痛,用冻僵的手指,笨拙地解开皮绳。袋子不大,里面装著几样东西。
首先摸到的是几块不规则的小石头。他掏出来一看,石头呈半透明状,顏色浑浊,有灰白、淡黄两种,內部似乎有极其微弱的光晕在极其缓慢地流转,触手微温,与周围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
“灵石?”陆尘舟立刻联想到。虽然品质看起来极差(劣质灵石?),但这微弱的能量波动和温度,与空气中瀰漫的灵气感觉相似,只是浓度高出许多倍!这绝对是重要的能量来源!
他小心翼翼地收起这几块劣质灵石,感受著掌心那微弱却实实在在的暖意,心中稍安。至少,这可以作为临时的热源。
接著,他摸到了一个更薄、更柔软的东西。掏出来一看,是一本薄薄的、用某种黄色粗糙纸张装订的小册子。册子封面用墨汁写著几个歪歪扭扭、但勉强能辨认的字——《基础引气诀》。
陆尘舟的心臟猛地一跳!
引气诀!修炼功法!
他迫不及待地翻开这本脆弱的小册子。纸张粗糙,墨跡有些晕染,字跡也潦草,显然是廉价的手抄本。开篇几页,用极其简略的文字和几幅简陋的人体经络图,描述了一种如何静心凝神、感应天地灵气,並通过特定呼吸节奏和意念引导,將灵气纳入体內,沿特定路线(经脉)运行,最终匯入下腹丹田的方法。
“静心……凝神……感应……引导……运行……归元……”陆尘舟快速瀏览著这些对他而言既陌生又带著一丝奇异吸引力的词汇。
然而,当他看到具体描述灵气在体內运行的路线和方式时,眉头却紧紧皱了起来。
“意守丹田,引气自百会入,经印堂,过膻中,下行至丹田,循环往復……”
“灵气属阳,行於督脉则升,行於任脉则降……”
“以神驭气,气隨意走……”
这描述……充满了主观臆断和模糊不清的“感觉”。能量(灵气)的流动路径(经脉)在哪里?如何证明其存在?运行的速度、流量如何量化?所谓的“阳”属性如何定义?其能量转换效率如何?“意”这种主观意识如何精確地“驭气”?
这与他所认知的科学体系——基於可观测、可测量、可重复验证的物理定律和数学模型——產生了剧烈的衝突!这更像是一种经验主义的、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玄学?
“这……完全违背了能量守恆定律!”陆尘舟下意识地低声惊呼,声音嘶哑乾涩,带著难以置信的困惑,“没有明確的能量输入输出路径描述,没有能量转换效率的计算,仅凭『意念』就能驱动能量在体內循环並储存?这怎么可能?”
他紧紧攥著这本薄薄的《基础引气诀》,冰冷的纸张硌著他的掌心。灵石带来的微弱暖意还在,空气中那奇异的灵气也真实不虚,但这功法的描述,却像一盆冷水浇在他试图用科学理解这个世界的热情上。
这个世界的基础规则,到底是什么?
这所谓的“修炼”,其底层逻辑究竟是什么?
科学的方法论,在这个充满“灵气”和“意念”的世界里,还能否適用?
巨大的疑问如同冰冷的藤蔓,缠绕住他刚刚燃起一丝希望的心。他靠在冰冷的岩石上,望著洞外阴沉的天色和远处被星陨撞击过的、依旧残留著不祥气息的山坳方向,第一次对这个陌生的世界,感到了深切的、源自认知层面的……寒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