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彰蔚
盛长柏现在很无聊。
父亲告诉自己,今天有大儒来州学讲学。
本以为能从中学到一些学问,丰富自己的学识。
可在盛长柏看来,这大儒的学说实在有些虚饰了。
现在这大儒又要大家作什么盛世之作。
无非就是“词臣合进烝崧颂,更向何年咏太平”的句子。
果不其然,一些举子想都没想就挥墨写下一首太平诗。
“市井繁华笑语喧,朱门歌舞夜不眠。
忽报天边祥瑞至,盛世风光又一年。”
这种诗句,只要学过几个韵脚便能做出来。
更有一个秀才,挥墨写下: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101 看书网藏书广,101????????????.??????超实用 】
“金殿琉璃映日辉,太平有象万物肥。
四海昇平书捷报,边州捷报马蹄飞。”
盛长柏见著这词,心中冷笑不止。
他收藏了一副燕云十六州的堪舆图,放在自己的房间里,时常以收復边疆为己任。
燕云十六州已经从汉人手里丟了百年,自打澶渊之盟后,朝廷更是没有一点收復边疆的意愿。
“边州捷报马蹄飞”这不是胡说八道是什么?
心中哀嘆,盛长柏面上却没有表露出来。
“诸生作诗尽皆颇有水平,不愧是江南富庶之地,真是人杰地灵啊!”
待眾人皆作好诗,谢岐日也不吝嗇夸讚。
他望向周围作陪的几位主官,笑道“各位大人,何不出些诗题考教眾人?”
盛紘是个七窍玲瓏心的,虽然內宅不寧,但官场这一方面谁也无法指摘。
否则再有岳家提携,也不能每次考评都为优,从边疆小官,一路升上京城。
他摸了摸长髯,笑道:“我向来对诗一窍不通,不若由吕大人和沈大人出各出一道题?”
吕正阳看了看沈正心,看出其有意动之色,便做了个顺手人情:
“让沈大人出一首吧,他的老师亦是学贯古今的大儒,对诗之一道,定有自己的理解。”
沈正心朝著知州吕正阳点了点头,隨后端起一杯煮茶。
座下的眾位学子都屏气凝神,好奇这位都指挥使会出何种题目。
沈正心將杯中的茶水一杯饮尽,站起身来,清癯的身子恍然间变得雄壮了些。
“诸生便以『述志·兼怀燕云』为题,韵脚格式尽皆不限,但求各位能一书心中凌云志向!”
“燕云”二字,如同重锤,敲在许多学子心头。
燕云十六州,中原百年之痛,朝廷心头之刺。
此题看似简单,实则极大,极重,极险。空谈则无味,深入则易触时忌。
学子们大多蹙眉捻笔,踌躇难下。
不过此题大家也不陌生,场上传来墨在纸上游走的声音。
沈正心並没有端坐在台前。
这位曾和西贼对阵过的沙场上的文官,想看看,大周学子还有没有那份血性。
他时不时在一些学生面前驻足,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皱起。
渐渐地,他已走到人群之后。
忽然,他在一位少年面前停下了脚步,脸上露出几分惊讶之色。
“昼读兵书夜枕戈,少年猛士出三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