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彰蔚
李瑜见这位指鈐辖大人在自己面前停留,表面不露声色,心中却暗嘆走运。
自己想要参军入伍,直接衝过去参军肯定是不行的。
大周平民参军,往往会直接编入厢军,只有少数人能选拔进入禁军。
而有一个中高品的武官提携,无疑是一个不错的起点。
甚至能直接授有品的官。
李瑜为何有这个自信呢?
因为他手中这首诗,几乎如同是为沈正心量身定製。
“乘时欲取封侯印,可奈天骄力请和!”
沈正心读到这里,这位曾经跟著狄將军和西贼鏖战过的文官中的武將,竟然情不自禁滴泪!
大周朝廷,这些年在狄將军、英国公的带领下,也打过不少胜仗。
却还是因为……
打了胜仗,却无奈“天骄力请和”!
沈正心联想到自己的经歷,联想到狄將军的经歷,一时悲从中来,竟无语凝噎。
却见几位大人都已经围了过来,盛长柏仗著自己身子小的优势,挤到了最前面。
“胸中块垒终难平,不破幽云誓不休!”
却见李瑜笔锋一转,將心中的埋怨放进心里,转而抒发报国决心。
盛长柏看著李瑜缓缓写下最后一联忍不住自己念了起来:
“他日若遂凌云志,必清虏尘靖九洲!”
收復故土,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以盛长柏的心智,他更喜欢这首诗的颈联和尾联。
何其豪迈,何其意气风发!
但在场的各位士子,却对前两联有更大的触动。
沈正心拿起这首诗,因为激动而手指微颤。
这简直是他沈正心心声的诗化!而这,竟然出自一个少年学子之手?
他看著李瑜的眼睛,似乎想透过眼睛看到他的內心。
“你今年几何?可有表字?”
周围的学生都已停下了笔,有些羡慕地看向各位大人中间的李瑜。
“回大人,学生李瑜,今年十四,尚未表字!”
李瑜作了个长揖,用坚定而又清越的声音答道。
“你在诗中曾言,『他日若遂凌云志』,你志为何?”
沈正心摆了摆手,对李瑜存了些考教的心思。
“学生之志,不在空谈,而在实干;不在苟安,而在奋进!终我一生,愿为我大周门户,尽一份心力!”
李瑜早有腹稿,昂首挺胸,毫无惧色。
“好一个李瑜,好一个少年!”
沈正心来到李瑜面前,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仰天大笑,笑声中积鬱多年的憋闷似乎一扫而空:“哈哈哈!苍天有眼!社稷有后矣!”
他看向李瑜,道:“小小年纪,心怀大志,我给你取一个表字,『彰蔚』,怎么样?”
“彰”意为彰显、显著,“蔚”指草木茂盛、引申为文采华美。
《周易·革卦》:“君子豹变,其文蔚也。”
这寄託了沈正心对李瑜极大的期望!
李瑜本就存了在都鈐辖大人面前表现的心思,此时哪里还不会答应,连忙顺杆往上爬。
沈正心却没有就此离开,只见在眾人惊骇的目光中,这位以刚硬著称的大人,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瞠目结舌的举动。
他竟解下了自己腰间那条代表五品以上官员身份、以金玉为饰的宝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