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亥愣住,张宝挥袖转身,虎眸直视李三思。

过了半晌。

这才启唇——“继续说。”

李三思瞬间如打鸡血,猛地指向湖面焦土,声如泣血:“昨夜三思被舒县求盗追捕,遂伏於白石渡口林中,本想找渡船入湖,却不料今日亲睹天机全程!

今日那火,初时確隨东南风,倒卷敌营,本是天助將军!

可说时迟,那时快——那周郎一跃登至山巔,羽扇轻摇,如执天规,如掐火龙之喉,顷刻间,西风骤起,烈焰倒卷,直扑湖心,焚我四千精锐!”

“將军久镇冀州,自不知此地天时地利!巢湖盛夏,十年如一,只刮东南风,此乃天道常理,渔夫樵子皆可为证!”

“可今日——火起之时,风从何来?!”

他双膝重重砸地,额头死死抵住焦土,不敢仰视,声带颤音,如祷如献:“將军!此非人谋——乃天意择主!

谢郎铸神器,周郎掌天风!

此二人,非人间將相,实乃黄天降世之辅星神將!他们不早不晚,偏偏在您亲临江南之日显圣——童声为引,神器为证,逆风为兆,血火为祭——此非人择天时,实乃黄天,为將军择人!”

他伏地更深,几近哽咽,字字如献祭之祷:“弟子斗胆——此非寻常天意,乃黄天为將军特开之天门!四千精锐,非亡於火,实殉於道!血染湖波,方启天机!

將军若疑——天亦疑將军!

將军若迟——天即弃將军!

將军若拒——则天命另择其主矣!!!”

李三思一番话,字字泣血,如杜鹃啼夜,竟引得林间风啸骤起,似有神灵低应。

管亥眉峰紧锁,手仍按刀,但见张宝未言,他便垂首噤声——最不相信世间有神的人,便是距离神祇最近之人。

他管亥认识张氏兄弟二十多载,自己也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百战老卒。

虽然每次死里逃生,他都对教眾宣称是黄天庇佑。但他心里清楚——这世间,有个屁的神,他能活下来,不过是命硬、刀快、跑得比兄弟快半步罢了!

然...

这世道,看傻子可怜想帮一把,往往结果是既得罪骗子,又得罪傻子。

何况,他自己如今就是那个骗子。

管亥不再多言,垂首如石。

而此时——

张宝眸光一凝,声如天宪骤降:“三思!天机——岂容轻泄?!”

李三思浑身剧震,如遭雷击,双膝“咚”地砸地,额头死死抵住焦土,声音撕裂如泣:“弟子罪该万死——!然天机既显,如洪炉倾泻,弟子纵粉身碎骨,亦不能闭口不言!”

他猛地昂首,眼中血丝密布,泪混黑灰,却笑如癲圣:“將军!此非泄密此乃代天宣詔!黄天借弟子之口,將神器、神將、神风、神火——尽数献於將军座前!弟子寧受天诛——也要说完!!!”

张宝凝视他三息。

然后缓缓抬手,如天师敕封,掌心覆於李三思焦顶之上。

声音沉如地脉,响彻焦原:“罢了,既为天意,便非人罪。”

他转身,面向残军,一字一顿,如铸金律:“传令三军——今日之败,非战之罪,乃天启新章!

四千英魂,以血开道,引黄天降二神將——谢渊铸器,代天传音!封『器道真君』!周瑜掌风,逆转乾坤!封『风火元帅』!

此乃天命,违者,即叛黄天,当受火刑!”

语毕,他未看李三思一眼,只沉声:“你且入帐。三日之內,將所见所闻——写成《天降神將录》,颁行三十六方!”

李三思伏地痛哭,声如裂帛:“弟子...叩谢天恩!!!”

他踉蹌起身,神魂如沸,一步三叩,似癲似圣,跟隨士兵而去。

山崖之上,復归死寂。

夜风猎猎,捲起张宝衣袍,如黑云垂野。

他凝视白石渡口残烟良久,终是开口,声沉如铁:“周谢二子不过数百兵马,看出我军所图却不退守舒县,反而敢以奇器、诡风破我水军主力於白石...其志非小,必趁势而动,四面驰援,广收军功,以固其势。”

他抬手,指向湖心南岸,语速不疾不徐,如排兵布阵:“若我所料不差,今夜稍歇,其锋必指居巢,驰援那被围的陆康...

管將军,今夜换快马,驰赴龟山、冶父山,传我军令——王豹、李横,各率千卒,夤夜下山,伏於居巢官道两侧!待谢周兵马入彀,便与围困居巢之兵马合击,围点打援,前后夹击!”

“是,將军!”

管亥抱拳转身大步欲走,而在这时——

“且慢。”

张宝负手望月,语淡如霜:“至於那周谢二郎,我要活的。他们既掌天器,那便为我黄天...重铸神庭吧。”

.

黑云压城城欲摧。

今夜的舒县,天幕如墨,云垂欲裂——

可城中,却锣鼓喧天,酒香四溢,笑语如沸。

白石渡口距离舒县不过几里路,周瑜火烧巢湖时,那通天火光舒县这边的百姓们,也是看的一清二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