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了,这位是青州府同知马大人。”
胡宗宪看向匆匆走进的郝师爷,起身开口介绍。
“马大人,小人为益都县民郝仁。”
同知为知府副职,青州府同知便是青州知府的佐官,正五品,比胡宗宪足足大了两级。同知的实际权力可太大了,如眼前面容方正的马大人,青州府一应和钱有关的事,他都有权过手。
“郝师爷,本官早有耳闻啊。”马同知不摆官架子,“快起来吧。你颇受汝贞器重啊,非要等你来再谈事。”
“小人惭愧。”
郝师爷牙齿发酸,暗道,
不是善茬!
马大人咳嗽两声,衙內一肃,
“既然人都齐了,本官要说正事了,”顿了顿,“圣旨到!!!”
堂下之人全部拜倒,只剩马同知一人立著。
胡宗宪惊颤,若知道是圣旨,他哪里敢说先等等郝师爷?!
郝师爷以头抵地,脑中过了遍马大人的话,偷瞄了胡太爷一眼,
马大人道行太深!见面就把胡宗宪坑惨了!
若是马大人有心,回稟嘉靖时,添上一两句“臣正要宣旨,县令胡宗宪要臣等会”云云,胡宗宪在嘉靖心里那点儿好印象会荡然无存!
官场如此,话还没说两句,胡宗宪的把柄就落在马同知手里了。
防不胜防。
可现在堂下俱寂,连找补的话都插不进去。
“陛下口諭:胡宗宪治益都县有功,治旱平蝗,大明有此能臣,朕宽心得很,好好干。再有上奏,朕定亲览。”
因是嘉靖口諭,不比书面文字那么多规矩,嘉靖用语很隨意。
若这道圣旨不是口諭,而是经阁的明发上諭,胡宗宪可就成了!
但,这道嘉靖口諭也很好,聋子都能听出来,嘉靖很看好胡宗宪。被皇帝看好,升官那不是早晚的事。
“汝贞,快快请起!”
请神上身过后,马大人满面笑容,亲自上前將胡宗宪扶起,胡宗宪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解释。
“草民请死!”
郝师爷本就跪著,索性往前一拱,再抬头时,已泪流满面。
马大人微微皱眉。
“你有何罪?”
“草民有僭越之罪!”
胡宗宪来益都县后久经薰陶,顿时心领神会。
“马大人在这,你莫要咆哮公堂!”
郝师爷哽咽道:“太爷,我可把你害惨了!我因有些急智,受您重用,我竟生出了狂狷之心,要您凡有大事,都等等小人,小人好为您出谋划策。
却不想因此事,竟,竟耽误了陛下圣旨!
草民纵万死不足以赎罪啊!
可是,马大人!连草民都知道,圣旨要即宣,您,您何故来了县衙这么久,才宣圣旨呢?”
“胡说八道!”
胡宗宪喝住郝师爷。
马大人笑了笑,“这都什么跟什么?《大明律》你是学杂了。”
胡宗宪:“马大人不治你罪,快別丟人了。”
郝师爷仰头:“马大人真不治小人的罪?”
“你何罪之有。”马大人心里腻歪,“百闻不如一见,师爷高啊,名不虚传。快起来吧。”
“嘿嘿,”郝师爷諂笑,“再高没有马大人高。”
主薄在旁听得心臟直突突!
除了郝师爷,眾人落座,马同知看向胡宗宪,满目讚许,
“汝贞,青州府一州十三县,益都遭的灾最重,陛下时时念著此事,派本官来助你賑灾。本官此番前来,算是把事一起办了。”
“马大人舟车劳顿辛苦。”
胡宗宪在心中“呸”了一声!他在京中待过,凡受灾的府县,一应传到京中,陛下或吏部便会派官员总理賑灾!
所以,委任青州府同知賑灾的事,最迟不过郝师爷递上稟帖的后七日,如今都过了白露,马同知才到,他是干什么来的?
“为国为民,有什么可辛苦的?汝贞啊,你是从京中来的,以后还要回到京中,陛下如此器重你,恐怕以后有我仰仗你的一天啊。哈哈哈。”
“哪里哪里。”
胡宗宪强忍噁心。
闻言,马大人嘴上还在笑,眼睛不笑了,
“我於道上抓到一人,是你县內治中黑云山上山匪,我带来给你发落,来啊,带人!”
两名士兵反拧著赵平胳膊,赵平低著头,不愿让別人看到他的脸。
“来,抬头。”马同知开口。
赵平死活不抬。
后面俩军士硬生生將赵平的头掰起来,
“汝贞,你认得他吗?”
胡宗宪:“如何不认得,黑云山大当家赵平。”
“赵平,你认得他吗?”
赵平冷哼:“老子不认得当官的!都一个德性!”
县丞埋怨的偷瞄郝师爷一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