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母问凃用什么换?
凃说蜂蜜可以么?
老祖母眯著眼笑了,但摇头。
凃並不失望,伸出三个指头,示意愿用这个数量的孩子来换。
老祖母脸一沉说,往常从嶠部换火种,可至少得五个男孩,你这是看不起苴部啊?
凃赶紧表示绝没有这个意思。
凃说,嶠恃其强,垄断盐与火种,如果知道獾与苴换火种,开春之后,必然加以责备。
话未说完,老祖母摆手,说要责备也是责备苴,轮不上獾的事。
凃默然许久,问老祖母觉得应该换多少?
七个!
凃看著老祖母两只枯瘦的手掌捲起三指,伸出的七根手指,不禁瞪大了眼。
对,七个,而且必须要七个男孩,老祖母强调。
凃心里吐槽,要这么多未满十岁的男孩,就你们苴部这点家当能养活吗?
可看著那成堆的肉,又想起智谋、勇略不在自己之下的茹伯,凃心头也就释然了。
之前茹伯一度被角氏打的抱头鼠窜,死了妇;完全因为苴部人心不齐,號令不一所致。
如今听固说,茹伯已经获得率领苴部男性的权柄,专事征伐,凭茹伯之能,苴家兴盛,恐不远矣。
獾部落是岩氏诸部里最彪悍善战的,时长处在抗拒角氏的最前锋,去岁虽然遭遇角氏突袭,却並未损失人口,反而在凃的率领下,击败角氏,毙杀五人,获得三个奴。
而今人口在七十多人。
但要一次拿出七个孩子,尤其男孩,那也是万万不能,男孩是部族的命根子,延续所在。
“至多五个,三男二女,不然凃还去寻嶠家。”凃默然许久,最终咬牙说道。
“嶠家虽部眾甚广,然流徙四野,茫茫旷野寒冬,猝然之间,你如何寻得到呢?”老祖母东拉西扯还试图加价。
原来,嶠部落由於人口太多,单一穴居,已经渐渐不足以养活他们的部眾,冬季只能分设诸帐,四散游居。
得到春天,食物渐多,才能匯聚起来,回到嶠山之阴的洞穴定居。
时人將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阴。
所以冬天要寻找嶠部落的人,那基本全靠运气。
“嶠家虽难觅,下游桑葺氏犹有火种。”凃辩解。
不少人都听得云里雾里,包括伯和虞昕。
老祖母却笑:“桑葺氏吾亦知之,其部好华服衣裳,虽不如嶠山善战之民,亦有大眾,然只怕非三五日可至。”
很多人只知道岩氏诸部之北,是放牧的角氏诸部落。
却不知再下游往南,要很远的地方,是名叫桑葺氏的定居部族,也是很多小部落组成。
老祖母活得久,见多识广,对於下游很远的那个从未见过的桑葺氏有所听闻。
据说那是个强大与角氏仿佛的氏族,逐水而居,部眾繁杂如星。
但桑葺氏部眾虽多,战斗力一向不如居住在山里,洞穴里的岩氏诸部。
之所以会与岩氏部落產生相对友好的交流,便是桑葺氏一直將岩氏当做抵御角氏的屏障。
如无岩氏,桑葺氏必危。
“苴家可馈食於我等。途中同家甚多,犹可济也。”凃躬身说。
意思苴家答应了供应粮食,再加上往下走还能遇上同姓的部落,也会接济粮食。
那么虽然很远,可能要走六七天,但也可以到了。
如果有同姓的部落有火种,那就直接换了回来就是。
老祖母笑了:“若苴家不借呢?”
“这…”凃躬身,面露难色。
心头暗骂,这苴家老嫗果然可憎,如传言那般奸滑,临走时自家母亲叮嘱,苴不可信,如今应验了。
这下漏了底,真被这老物拿捏了。
没有苴家馈食,显然是走不远的。
老祖母又说:“五个男童,须六冬以上,十二冬之间,火种与你;还馈二日食。”
祖母表示要五个六到十二的男孩,给凃火种,並送他们吃两天的食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