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稳坐钓鱼台
“兄台是?”
孙志高这几年可谓是春风得意,毕竟十二岁的秀才,不论是放在哪里,都能称得上是少年英才。
虽说这次乡试他又落了榜,可孙志高坚信,以他的天资,中举只是时间问题。
如今他孙志高在这宥阳县里也算是一號人物,就连知县大人也对他礼遇有加,文人士子们更是纷纷与其结交,有什么诗会雅集,都会邀他前去参加。
看著面前满脸笑容的青年,孙志高已然將自己的认识的人在脑子里过了一圈,可还是和没有找到面前之人的半点信息。
“在下元方,见过孙兄,久闻孙兄之名,如雷贯耳,可惜一直未能得见,不想今日竟在此遇上孙兄,实在是缘分!”
看著一脸欣喜的元方,孙志高脸上也露出笑容,拱手道:“原来是元兄,不知元兄拦住孙某有何指教?”
“元某正打算去天香楼吃酒,却不想在此遇见孙兄,孙兄,这老话说的好,相请不如偶遇,孙兄若是有暇,不妨同去?”
“孙兄放心,今日元某请客。”元方拍著胸脯道。
孙志高看著一身綾罗绸缎的元方,想起天香楼的美酒和佳人,心下顿时一阵火热,可嘴上不免推諉几分:“这······不大好吧。”
“哎!”元方见状,立即道:“有什么不好的,元某久仰孙兄大名,今日和孙兄在此地相遇,是元某的福气,孙兄若是拒绝,那就是瞧不上元某,没把元某人当朋友。”
孙志高连连辩解:“元兄说的这是哪里话······”
几句话后,元方就拉著孙志高直奔天香楼而去。
一连数日,那元方日日相邀,不是在酒楼畅饮,就是在画舫游玩,但去的最多的,还是天香楼。
元方出手阔绰,兜里像是有不完的银子,又惯会说话,把孙志高捧上了天,没几日便彻底沉醉在天香楼的温柔乡里。
盛家,前厅之中,一身锦衣华服,颇有些圆润的帅气中年男人听著小廝的回稟,眉头不由得紧促起来。
“你说那孙秀才日日流连青楼?”
“確实是小的亲眼所见。”小廝道:“那孙秀才这大半个月以来,几乎天天去天香楼,而且每次一呆至少是一整夜,有时还待上两三日,小的特意还进去打听了,那孙秀才在天香楼里有一个相好叫芸娘,听人说·····”
“听人说什么?”
“小的听人说,那孙秀才还说要给芸娘赎身,纳其为妾。”小廝消息你愿意的道。
盛维的瞳孔却骤然收缩,眸中冷芒一闪而逝,旋即疑惑的问道:“孙家不过是寻常农户,他哪来的钱去天香楼。”
锦衣中年名唤盛维,乃是宥阳盛家大房的家主,也是那日杨先在城门口见到的盛淑兰的生父,也正是他有意招孙秀才为婿。
小廝道:“是有个姓元的公子请孙秀才去的。”
“姓元?”
“可知道这人什么来歷?”
“小的打听过了,不过只打听到那元公子是从金陵来的,具体什么来歷,小的就不清楚了,不过那元公子出手极为阔绰,小仔细打听了,他们二人这些时日,在天香楼了差不有三四百贯了。”
三四百贯对於盛家来说,自然不算什么,盛家隨便一间铺面,一座宅子,至少也是这个数。
“没想到这孙秀才竟然是这种人,当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幸好淑儿的亲事还没挑明。”盛维暗自想到,心中也是一阵后怕,若非自己留了个心眼,直接招了这傢伙为婿,岂非要委屈自家女儿。
虽说男人外出应酬,逢场作戏是无可避免的,但也得讲究一个度,像孙秀才这样接连大半个月,几乎都要住在天香楼里,绝非应酬这么简单。
“多派几个人,再给我仔细打听打听。”
不过盛维还是留了几分谨慎,毕竟是十二岁就中了秀才的少年天才,整个宥阳这么多年也就出了这么一个,这等天赋,便是放在整个江南,也是有数的,只要肯下功夫,科举高中,入仕为官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又过了八九日。
这天临近中午,天香楼內,从宿醉之中醒来的孙志高,拉著身侧佳人再度温存,直到日上中天,才在佳人的伺候下,洗漱穿衣,出了房门,正欲离开,却被小廝拦住。
“公子可是要离开?”小廝客气的问道。
“自然。”孙秀才一脸倨傲,都懒得用正眼去看著小廝:“难不成你们天香楼能进不能出?”
“自然不会,公子想走隨时都可以,不过在走之前,还请公子把这些时日会的帐结了。”小廝捧著帐本,笑脸盈盈的对著孙志高道。
“会帐?会什么帐?”孙志高一愣,显然有些没反应过来,诧异的看著小廝。
小廝仍旧一脸笑容,十分客气:“自然是公子这些时日,在咱们楼里吃酒过夜欠的帐,公子不会赖帐吧?”
“我的帐不是元兄结吗?”孙志高急忙解释。
“那位元公子只帮公子给了前头半个月的,公子这半个月的帐没结呢。”
“不是说了吗,我的帐由元公子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