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牺牲,保留
不过主动和被动终究是两码事,看到还有如此多的大臣愿意主动站出承担断后之责,刘涣心中顿觉欣慰。
“朕在此许诺,待事成之后,封胡才为征西將军,授予將印。”
对於属於匈奴人的去卑,刘涣並未一味以封將军名號来处理,而是特意许诺他职。
“封去卑为并州牧,总领并州事务。”
將军印,并州牧。
男儿立志天下,为的就是求取功名,此时汉室威严尚在,如此也算厚封。
二人心下一喜,虽只是天子口头允诺,二人却如同已经看见印章实物一般,扬起蓬勃斗志。
然东汉虽有將军名號,但亦分有不同品阶,最高一阶为大將军,二等则为重號將军,诸如驃骑將军、车骑將军,以及卫將军,三等则为固定名號將军,分为四镇,四征,四平,四安。
剩下的,基本都为杂號將军。
出於稳定大局的目的,刘涣给予胡才將军封赏並非意味著不对李乐等人封赏,但待顺利渡河后,胡才的將军等级定然会比旁人高一级別。
而封去卑为并州牧,除了起封赏激励作用,刘涣还有別的意图。
去卑属於南匈奴右部,非单于嫡系,长期於呼厨泉爭权,封其为并州牧一方面可以挑起匈奴內斗,削弱其趁中原內乱而联合威胁汉庭的能力。
另一方面,则可以以虚换实,彼时的并州大部分被袁绍,黑山军等势力割据,汉室朝廷只存有名义上的管辖任命权力,封去卑为并州牧,可诱使其为汉室作战,却不必付出实际土地。
最后,则是可以制衡河东北部白波余部以及鲜卑南下,即便此时的去卑无法实际控制并州,但只要给他套上一个并州牧的头衔,也能分散周边军阀的注意力。
“其余断后诸人,皆录其名於籍,无问官秩高下,待渡河之后,並以救驾之勛记功,存者受赏,歿者恤其后嗣,入忠魂寺。”
此等封赏一出,眾人微惊,未想到天子竟这般优待此次负责断后御敌的部队。
征北將军……
左侧的韩暹心中反覆嚼著这四个字,一想到胡才凭藉此战可受封二等將军,心中顿生悔意。
不过……他若是在陛下许诺封赏后再请求断后,似乎有些虚偽了。
韩暹正在犹豫之际,余光却瞥见了身旁的杨奉。
不过剎那之间,韩暹便定下了主意。
杨奉昔日与自己同隨黄巾起义,可如今自己还背著反贼招安而降的名声,对方却早已是將军,虽是杂號,但事成之后定然会获封重號將军。
李乐同杨奉交好,杨奉或许会在天子面前为其美言几句,將阶想来不会低於二等,到时若是连胡才都高他一等,那他岂不成了整个河东最大的笑话,到时还如何统领自己麾下的部队。
这般想著,韩暹终究还是按耐不住心中躁动,出列主动请缨:“断后之事,毕竟重大,臣虑此眾不足以御敌。”
“臣愿协同,以卫圣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