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庭芳沉默不言,双目无神地盯著前方。

他还在权衡,此事关係重大,况且还是与沈墨还是第一次见面,风险极高。

见孙庭芳犹豫不决,沈墨再次诚恳地说道:

“孙大人,此事,下官绝不是为一己私利,实乃武安县几十万百姓已经被榨乾,走投无路了!”

终於,孙庭芳深吸了一口气,目光严肃:

“沈典史,你可知此事若稍有差池,你我的项上人头,都不够王爷砍的?”

“下官自然知道,但下官更知道,若无所作为,武安县完不成剿餉,激起民变,或是上官怪罪下来,下官这项上人头同样难保。”

沈墨迎著他的目光,毫不退缩,继续道:“既然横竖都是风险,何必放手一搏。”

“况且,此事若成,於王爷是平白得利,於孙大人是为武安百姓造福,或许大人您也可以东山再起。”

沈墨最后一句,精准地刺中了孙庭芳內心最深处的想法。

孙庭芳长嘆一声:“罢了,老夫就陪你赌这一把!明日此时,你再来。成与不成,听天由命!”

......

第二日,沈墨如期而至。

孙庭芳的脸色复杂,既有兴奋,又带著不安。

“王爷答应见你了。”

“记住,进去之后,多听少说,王爷问什么答什么,切莫自作聪明。王府规矩大,一步踏错,便会无法挽回。”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101 看书网伴你读,101????????????.?????超顺畅 】

沈墨郑重拱手道:“多谢孙大人成全,下官谨记。”

在孙庭芳的引路下,沈墨进入赵王府,王府的奢华与肃穆远超他的想像。

最终,他们在一处偏殿外停下。经过內侍通传,沈墨才得以进入入殿中。

殿內薰香裊裊,赵王朱常?並未坐在正位,而是斜倚在窗边的软榻上,把玩著一件玉器。

朱常?年逾五旬,面庞圆润,身材臃肿,大腹便便,看起来行动迟缓,需要搀扶。

“下官孙庭芳,叩见王爷。”

“下官武安县典史沈墨,叩见王爷。”

“起来吧。”赵王的声音带著几分慵懒,“孙侍读,你说有个武安县的典史,有个一本万利的买卖要说与本王听听?就是他吗?”

“回王爷,正是此人。”孙庭芳给沈墨递了个眼神。

沈墨躬身道:“回王爷,下官確有一策,请王爷借餉於下官,可解武安县剿餉之困,亦可为王府略增薄利。”

赵王目光锐利,慢条斯理道:“哦?怎么个『借』法,又怎么个『还』法?本王倒是好奇,本王的银子借出去,你一个小小的典史如何收得回来?”

沈墨知道这是最关键的时刻,他稳住心绪,不慌不忙地回道:

“回王爷,下官並非空口白话。武安县虽穷,却有张、周、王、李、赵五家富户,家资颇丰,田亩商铺无数。”

“此次剿餉,他们本就该出大力。只是缺乏一个由头,难以说动他们心甘情愿掏出银子。”

“下官借得王爷的虎威,便是这最好的由头,王爷您想,若连尊贵的王爷您都慷慨助餉,支援地方,他们这些平头百姓出身的商贾,焉敢不踊跃捐输,以表忠心?

“届时,下官只需稍加劝导,言明利害,他们必会拿出餉银。一万两,分摊五家,不过每家两千两,於他们而言,九牛一毛。”

赵王眯起了眼,似乎被说动了一分,但疑虑未消:“话说得轻巧,他们若就是不捐,你又待如何?”

“王爷明鑑,下官人微言轻,他们或许敢搪塞。但王府的真金白银出现在他们眼前,必使他们震动,他们有几个胆子敢不跟著王爷助餉?”

沈墨上前一步,继续游说:“这不是捐输,是他们必须完成的份额。再者,王爷,下官掌管武安刑名治安,自有手段让他们『体面』地完成这份忠心。”

赵王沉吟片刻,手指轻轻敲著玉器,忽然又问:“即便收了上来,你如何保证能將本王的五千两如数奉还?”

“殿下,那一万两收上来,立马取出两千两,这是王爷应得的利钱,连同王爷原本的五千两一共七千两,即刻奉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