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半天工夫,幕僚就回到了知府的书房。
“回稟府尊,”幕僚躬身匯报,“学生已经查清楚了。琼林商会,確实是南海县沙贝村陈氏一族设立的,在县衙登记在册,手续齐全完备。它名下的產业,主要是沙贝村纺织坊、南海县的布店以及广州府西关的『琼林衣坊』,另外还有部分其他各式店铺。商会对外主事的人,是陈氏家族的族人陈善长。”
王命卿端著茶杯的手微微一顿,抬眼看向幕僚:“陈氏的家主是谁?”
幕僚停顿了一下,声音压低了些:“根据陈氏族谱以及乡绅录的记载,他们的家主是崇禎元年从京城任上,因为直言进諫触怒朝廷而被罢官回乡的陈子壮公!陈公如今还在家乡守孝。陈善长正是陈公的同族亲人。”
“陈子壮?”王命卿眼中精光一闪,手中的茶杯轻轻放回书案,发出一下轻微的磕碰声,“原来是他!前年在京城,风骨錚錚,正直的名声震动朝廷的岭南陈秋涛?”
“正是此人!”幕僚点头確认,並补充道,“府尊,那个在沙贝村內颇有名气的『琼林书院』,也是陈子壮公回乡后出资建造的,自己亲自任教,教导乡里子弟和游学的书生们读书。”
王命卿沉默了,身体缓缓向后靠去,倚在太师椅的椅背上。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吐出一口气,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地说:“嗯。知道了。下去吧。”
幕僚躬身行礼,退出了书房。
……
崇禎二年十二月十日,琼林书院主讲堂內。
此时雪纷飞,明末小冰河期导致下,连广州地区也免不了沾上降雪的事。
原本宽敞的讲堂此刻被临时添加的条凳塞得满满当当,连过道里都站了不少人。
粗粗一看,竟有近三百人在场。
前排坐著陈邦彦、张家玉、文可、林承曜、李德贤等书院的原班弟子,一个个腰背挺直,神色专注而凝重。
他们身后是上百张或青涩或成熟的面孔。
这些都是为了崇禎三年考试,提前快一年就来到广州府城备考的生员。他们大多来自广州府下辖各县,也有些是从邻近州府听闻消息特地赶来的。
毕竟广州府內有最全的考试资料和辅导机构,待在偏远地方,是不利於秋闈备考的。
还有不少是广州本地的书生,尤其以南海县学的学子居多,都是慕陈子壮学问之名前来听讲。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101 看书网超好用,101????????????.??????隨时看 】
讲堂最后几排的角落,坐著数十名衣著朴素的人。他们是经陈子壮特批才能进入的,来自琼林商会各处的佼佼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