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真就这么让小华去上楼下的菜中吗?她不甘心。
她不甘心在於自己牺牲了这么多,得到的却是这样的结果。
这世界也太不公平了!
也许是见她有点走火入魔了,丈夫也开始劝她,算了,只要小华努力学习,无论在什么学校都是可以成功考上好大学的。
“你看看我,当年在东营那种小地方,也没有什么好老师、好同学,不照样考到了上海的985,並且凭著自己的努力留下来了吗?还是想开点吧。”
没想到丈夫原本一句规劝的话,听得她一个激灵,翻身从沙发上跳了下来。
“你刚才说什么?”
“想开点吧……”丈夫被她这一个鲤鱼打挺嚇得有点心虚。
“再往前……”
“凭……自己努力?”
“再往前!”
“我们东营那种小地方……”
“停!”她大叫道,“我知道了!”
丈夫一脸茫然,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你的意思,该不会是把咱孩子送回山东读书吧?”
“你脑子有毛病吧,去山东干嘛,又不是去考编……”
“那你的意思是?”
“有个更近更好的地方。”
“哪里?”
“南通。”
丈夫眼睛一瞪。
“南通?”
刘莹的脸上终於露出了笑容。
南通是全国闻名的教育强市,把孩子送到那里读中学,可以有好的学习氛围(说实话,她一直都嫌上海这边的学风太松),心无旁騖地读书。
而南通只是手段並不是目的。
她想的是通过南通这个学习跳板,中考时重新回到上海,再报考上海的顶级高中,爬藤就有望了。
这样一来,相当於把儿子送到南通去进行了三年的强化训练,然后再回到上海降维打击。这样要还成功不了的话,那只能说明自己的儿子比较笨了。
接下来,行动派的她就开始著手运作起来。
经过一番考察,她最终选定了一所南通升学率排名当地前三的中学。
然后,她解冻了定期存款,快速在学校周围买了一套面积在五十平米、有上学名额的二手房,钱找关係疏通了入学审核,並在报名截止日之前完成了入学登记註册。
以上这些都是在两个月內完成的,可以说是极限操作。
到了七月底,入学通知书来了。
她高兴坏了,冷静下来后,开始准备搬家。
搬家那天,丈夫主动开了一辆suv,带上妻儿和少量的行李,从上海出发,穿越崑山、太仓、常熟,从苏通大桥上横跨波澜壮阔的长江,驶入了南通的范围。
隨后站在那五十平米的小公寓客厅中,丈夫看著眼前如此简朴的居住条件,心酸不已,问她这是何苦呢。
刘莹却非常乐观。
“接下来呢,你安心赚钱养家,我就负责儿子的学习,咱俩分工明確,一起把这个家弄好。”
丈夫点点头,含泪答应。
“我爭取每周过都来看你们。”
夫妻二人就此別过。
对此,她虽然有点情绪小波动,倒也很快拋诸脑后。
她和丈夫是相亲认识的,后来他辞去事业单位的公职来辅助她一起做电商,一路走来有辛苦也有喜悦,两人几乎没有產生过特別大的矛盾。
而后,她把公司都交给了他,自己则一心养娃育儿,夫妻关係趋於平淡,分离两地也问题不大。
到了南通,她再次施展了自己的领导才能,为儿子制定了一份详细而富有效率的学习计划,並且坚决执行。
她的教育观念其实很简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规律的作息,在有效的学习时间內集中注意力,把效率发挥到极致,就能立於不败之地。
她的做法取得了成效。自从小华进了这所学校之后,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很快就闯入了年级前十,而到了第一学期的期末,甚至来到了前三的位置。
最让她欣慰的是,虽然每天的学习都很辛苦(常常做作业要做到晚上十一二点),但懂事的小华没有一点怨言,每次都坚持完成,態度认真,一丝不苟。
去学校开家长会,班主任更是对小华讚不绝口,说他又听话又努力,现在还做了学习委员,辅助老师做一些学习任务,这样的孩子將来一定能考个好的高中,好的大学。
“你的儿子近乎完美。”班主任如是评价道。
“您这么说过誉了,孩子有时候该批评也得批评。”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她满心欢喜,为自己做出了正確选择而感到自豪。
“就是有一点,”班主任突然话锋一转,让她的心陡然悬了起来,“这孩子不大爱运动,据老师说,上体育课的时候活力稍显不足,可以多带他出去锻链锻链,劳逸结合嘛,而且中考体育也是一项重要科目。”
“知道了。”
说话间,她將视线转向操场。她发现大多数人都在运动,而小华则和另外一个男孩坐在树荫下聊天。
“那是夏添,是小华最好的朋友。”
她若有所思。开学之前,她还担心小华到了新的环境会不会落单,现在看来自己的担心是多余了。
就这样过了两年,到了初三一开学,中考大战已经迫在眉睫了。
刘莹注意到儿子的功课明显更加繁重起来,也恰好到了青春期,特別容易发脾气。有一次,她还听到儿子在梦里骂脏话,內容不堪入耳。
对此,她有点担心,但和其他家长一聊,又发现是这个年龄段男孩的普遍现象。
之后的一天,小华突然找到她,说要上物理补习班。
她愣了一下。她一直以为物理是儿子的强项,根本不需要补习。
“你还是给我报一个吧,大家都在报。”
於是,在小华的指引下,她给他报了一个物理小课补习班,送他去上课的时候,她看见那个叫夏添的同学也在。
原来是想跟朋友在一起啊。她总算鬆了一口气,心想,也许还是压力太大了吧。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她抽空还跑回上海去问了一圈口碑比较好的高中,了解了一下前一年的中考录取分数线,以小华目前的模擬水平,应该没问题的。
一天上午,她正在楼下的咖啡馆里给小华做升学规划,手机里的家长微信群突然炸了锅。
半小时前,有一名初三的男生从教学楼四楼的走廊上跳了下去。
她刚有一种不详的预感,手机就开始疯狂震动起来。
来电显示为小华的班主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