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宫项目的施工日渐步入正轨,蔡卫国在工地上的忙碌让他几乎忘记了时间。

直到一封来自远方的信,將他从钢筋混凝土的世界拉回了充满烟火气的家庭。

信是妹妹蔡蕊寄来的。

信纸上是娟秀的字跡,带著大学特有的书卷气。

蔡蕊在信中写道,她一切都好,学习很紧张,解剖课的標本让她又爱又怕,图书馆里的书多得让她恨不得把所有时间都泡进去。

她还提到了宿舍里的趣事,比如熄灯后大家凑在一起听广播剧,或者周末集体去食堂改善伙食的经歷。

信中也提及了同学间的友谊,以及对未来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的憧憬。

字里行间,透著青春的活力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读完信,蔡卫国的心头一暖。

他想起妹妹离家时的青涩模样,如今已是独当一面的大学生了。

信中没有提到家里的状况,他知道妹妹是怕他担心。

他走到工地旁的小卖部,那里有一部老式的公共电话。

电话前排著队,人们大声地对著话筒喊著,仿佛声音越大信號越好。

蔡卫国排在队伍中,听著前面的人用各种方言向远方报平安、聊家常。

轮到他时,他拿起沉重的听筒,拨通了妹妹宿舍的號码。

电话那头,蔡蕊清脆的声音传来,带著一点点鼻音,让他瞬间感到一阵温暖。

“哥,你最近怎么样?工作还顺利吗?我看报纸上说,你们林城少年宫项目出了点问题……”妹妹的声音有些小心翼翼。

蔡卫国笑著打断她:“没事儿,都解决了,小问题。你哥现在可是工地上的『蔡工』,什么难题都能搞定!”

他避重就轻,只说些轻鬆的日常,比如工地食堂今天加餐了,或者他学会了林城话里几句有意思的俚语,逗得妹妹在电话那头咯咯直笑。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追书就去 101 看书网,?0?????????????.??????超方便 】

他又问起妹妹的生活费够不够,叮嘱她不要省吃俭用,天气冷了要多穿衣裳,別为了省几毛钱就不买暖和的袜子。

电话那头,妹妹“嗯嗯”地应著,语气里透著对哥哥的依赖和信任。

放下电话,蔡卫国的心里暖融融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妹妹创造更好的生活。

隨著蔡卫国在工地上的表现越来越突出,他的工资也水涨船高,偶尔还能拿到一些项目奖金。

家里餐桌上的菜色开始变得丰富起来,不再是单一的土豆白菜。

他会凭著肉票,买回几斤肥瘦相间的猪肉,让邻居的李大妈帮忙燉上一锅香喷喷的红烧肉,自己再加点辣椒,味道浓郁。

那红烧肉的香味,常常能引得隔壁邻居的孩子隔著窗户流口水。

如果碰上自由市场有新鲜的鱼,他也会咬牙买一条,那鱼在当时的林城市场上可不算便宜,需要精打细算一番。

他还会去自由市场淘些新鲜的鸡蛋、蔬菜,感受市场经济萌芽的活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