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一次交锋
清晨的营地笼罩在薄雾中,远山若隱若现。
项目部办公室里,参加晨会的技术人员陆续到齐,何卫东坐在主位,翻看著手中的工作安排表。
林胜利推门而入,手里拿著一张昨夜紧急绘製的简图。他环视一圈,径直走到会议桌前。
“何总工,同志们,我不是危言耸听啊,我们现在脚下踩著的,可能是一个活动的滑坡体!”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几位老技术员面面相覷,何卫东的眉头紧紧皱起。
何卫东用指关节敲著桌子,一脸不悦:“小林同志!这里是两河口,不是你搞个人英雄主义的舞台!
营地选址是经过局里专家组论证的,你想推翻它,依据呢?”
林胜利平静地摊开手绘的简图:“依据就是我昨晚看到的这些张拉裂缝和蠕变跡象,专家组可能没有在夜间观察过这里的地表形態。”
何卫东猛地站起身,从文件柜里抽出一沓厚厚的资料,
啪地摔在桌上:“地质勘探报告!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该区域被划为'相对稳定'!你一个刚来的新人,凭什么质疑专家组的权威?”
会议室里的气氛骤然紧张。几位技术员的目光在两人之间游移,不知该站在哪一边。
林胜利並未被激怒,他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开始画图:“各位前辈,请看这个剖面图。
按照我昨晚的实地观察,营地所在的斜坡坡度约为15度,土层结构呈现典型的'上硬下软'分布。”
粉笔在黑板上快速移动,一个清晰的地质剖面图呈现出来。
林胜利说话时不急不缓,眼神清亮,逻辑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问题的核心,让那些看似安全的结论暴露出致命的脆弱。
“从土质成分分析,表层是风化砂岩,下层是富含黏土的软弱夹层。
一旦遇到持续降雨,地下水位上升,软弱层就会失去承载力,引发滑坡。”
几位老技术员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討论著林胜利的分析。有人点头赞同,有人眉头紧锁。
何卫东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意识到这个年轻人的专业水准远超预期,威胁到了自己的权威地位。
“水文条件也需要考虑。”林胜利在黑板上標出几个箭头,
“营地上游有三条季节性冲沟,雨季时山洪直衝坡脚,加剧了滑坡的可能性。”
会议室里响起了低声的议论。一位姓王的老工程师摸著下巴:“小林的分析確实有道理,我昨天也注意到营地边缘有些不规则的裂缝。”
何卫东內心翻腾:这小子太扎手,必须先按下去!他猛地一拍桌子,“砰”地一声震得茶杯跳起来,话语像冰雹一样砸向林胜利:“年轻人要多看多学,不是多说!”
其他技术员被这突如其来的爆发嚇了一跳。
在他们眼中,何总工这是动了真火,要杀鸡儆猴了。林胜利的处境顿时变得孤立,空气中瀰漫著紧张的气息。
“营地选址关係几千人的生命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何卫东继续施压,“小林同志,我现在以副总工的名义,安排你到资料室熟悉图纸,深入了解工程实际情况,不要再搞这些譁眾取宠的把戏!”
林胜利的內心毫无波澜,就像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头,激起的涟漪很快平復。他明白,与观念的斗爭,语言是最无力的武器,事实才是攻城巨炮。
“是,何总工。”林胜利收起图纸,神色平静地接受了这个安排。
这种冷静和隱忍,反而让一些人觉得他胸有成竹。会议散后,几位技术员悄悄议论著刚才的交锋。
下午,资料室里堆满了各种技术图纸和施工规范。林胜利坐在角落的桌子前,认真翻阅著两河口工程的地质勘探报告。
“听说早上你和何总工槓上了?”一个洪亮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林胜利抬头,看到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这人约四十岁左右,浓眉大眼,脸上有道浅浅的疤痕,一身工装沾满泥土。
“你就是林胜利?我是导流洞工区主任杜兴国。”杜兴国大步走到林胜利面前,毫不掩饰自己的好奇。
杜兴国听说了早上的事,对这个敢顶撞何总工的年轻人產生了浓厚兴趣。他本能地佩服有胆识的人,哪怕对方只是个刚来的技术员。
“杜主任好。”林胜利起身握手,“我正在研究两河口的地质条件,能否请教一下岩石的具体特性?”
林胜利没有抱怨早上的遭遇,而是主动请教专业问题。这种专注的態度让杜兴国刮目相看。
“这小子不错,没有抱怨,反而还想学东西。”杜兴国心里暗想,在桌子边坐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