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空蚀的前兆。”林胜利指著紊乱的水流,向围观的同事们解释,“高速水流中的气泡破裂时,会產生巨大的衝击压力,足以撕裂混凝土表面。”

老孙用力拍了一下大腿:“娘的,还真行!”

接下来,林胜利將原有的泄槽模型取出,换上了他重新设计的版本。

新模型增加了导流墩和消力坎,看起来更加复杂精巧。

“再次放水!”

只见水流顺著新模型的弧度优雅地一转,安安稳稳地流向出口,没有半点“脾气”。

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惊嘆声。连一向挑刺的老刘也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这怎么可能?”他喃喃自语,眼中满是不敢置信。

林胜利关掉水泵,水流逐渐停止。他转身面向大家,神情平静:“这就是水力学的魅力。同样的水量,不同的引导方式,会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钱立达走上前,仔细观察著水槽中的两个模型。他用手摸著新设计的导流墩,感受著其精巧的弧度。

“林工,这个方案如果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成本会增加多少?”

“增加的主要是钢筋和部分混凝土,大约10万元。”林胜利回答得很具体,“但它能確保泄洪设施30年內不需要大修,这笔投资绝对值得。”

眾人正沉浸在技术突破的兴奋中,老刘突然指向远处正在进行基础施工的进水塔,

声音故意提高:“泄洪洞能玩模型,那几十米高的进水塔呢?总不能也搭个积木看看吧?”

这话明显带著挑衅的意味。进水塔是大坝的另一个关键部位,其设计复杂程度远超泄洪洞,確实难以用简单的物理模型来验证。

会场重新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林胜利身上。他们想看看,这个总能创造奇蹟的年轻工程师,这次又会拿出什么解决方案。

林胜利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若有所思地望向远方的进水塔。夕阳西下,塔身的轮廓在金色光芒中显得庄严而神秘。

“老刘说得对。”他终於开口,声音不急不躁,“进水塔的確不能用简单模型来验证。但我有另一个想法。”

他转过身,嘴角微微上扬,显然是成竹在胸:“我们可以用数值分析的方法……”

“数学模型?”李强推推眼镜,显然对这个概念很感兴趣。

“对。”林胜利走到黑板前,开始书写一系列复杂的方程式,

“通过建立微分方程组,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位置的水流速度和压力分布,从而优化进水塔的內部结构。”

老刘盯著那些鬼画符,脑子里嗡的一声。他忽然觉得自己这几十年的经验,在这些东西面前,好像一钱不值。

“当然,这需要大量的计算工作。”林胜利继续解释,“我会和李强一起,利用业余时间来完成这项工作。”

王成林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小林,你的想法总是那么有创新性。这个数学建模的方案,我也支持。”

夜幕降临,项目部重新归於寧静。林胜利独自站在水槽旁,看著月光下那两个形状迥异的泄槽模型。

一个代表著传统的设计思路,虽然能够工作,但存在著隱患;

另一个代表著创新的理念,在增加少量成本的前提下,大幅提升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这不仅仅是技术方案的对比,更是两种工程理念的碰撞。

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不只是建造一座大坝的责任,更是要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標准迈进的使命。

春风吹过水槽,泛起层层涟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