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水的学问
春阳透过项目部会议室的百叶窗,將斑驳的光影投射在满桌的技术图纸上。
林胜利站在黑板前,手中的粉笔轻敲著他刚画出的泄洪洞剖面图。
“各位同事,大坝主体施工已过半程,下游泄洪设施的设计必须提上日程。”
他转身面向技术组的眾人,眼神坚定而专注,“但我们不能满足於仅仅'能过水',而要追求'过好水'。”
老刘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不屑:“小林,这话听著挺玄乎。水就是水,还能有什么样?”
“当然有。”林胜利走到图纸前,用手指点著泄洪洞的关键部位,
“水流状態的优劣,直接决定著结构的安全寿命。空蚀现象一旦发生,混凝土表面会被高速水流撕裂,后果不堪设想。”
技术组里响起窃窃私语声。钱立达推推眼镜,略显困惑地询问:“那你的建议是什么?”
林胜利深吸一口气,知道接下来的话会引起爭议:“我建议在项目部搭建一个物理水力学模型试验台,通过模擬水流来直观优化设计。”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静得能听见墙上时钟的滴答声。几秒钟后,老刘率先打破沉默。
“这简直是胡闹!”他猛地站起身,椅子发出刺耳的摩擦声,“水力学计算有成熟公式,搞什么模型试验?这是小孩子过家家!”
“就是!”老钱在一旁附和,“咱们的木材、玻璃本来就紧张,哪能浪费在这种无聊的事情上?”
林胜利没有反驳,只是静静地听著反对声音。当会议室重新安静时,他转向坐在主席位上的王成林。
“王总工,我来算一笔帐。”林胜利走到黑板前,开始写下一串数字,
“假设泄洪设施因空蚀造成破坏,后期修復需要停水、清淤、重新浇筑,保守估计成本500万元,工期延误6个月。”
他停顿片刻,让数字的震撼效果充分传达:“而搭建模型试验台,所需材料成本不超过2000元,人工投入5个工日。这笔预防针的帐,值不值得算?”
王成林沉思良久,手指轻敲桌面。最终,他点点头:“批准。小林,你放手去做。”
老刘的脸色变得铁青,但王成林的决定已经下达,他只能愤愤地坐回椅子上。
会议散后,林胜利立即召集李强和几个年轻技术员开始行动。
项目部后院的空地很快成了临时工场,木板、油布、从报废汽车上拆下的玻璃被运来堆放。
“胜利哥,这玻璃够用吗?”李强推著眼镜,仔细检查著每块玻璃的完整度。
“应该够了。”林胜利蹲在地上,用捲尺丈量著水槽的尺寸,“关键是要保证比例准確,这样模擬结果才有参考价值。”
张思明从机修班那边跑回来,满头大汗但兴致很高:“老王师傅答应借给我们一台水泵!不过他说了,要是弄坏了,修理费得我们自己掏。”
“没问题。”林胜利站起身,拍拍手上的灰尘,“循环供水系统怎么解决?”
“我已经想好了!”张思明指著不远处的蓄水池,
“从那里接管子过来,出水口再接回去,形成循环。咱们这是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差点把水电站造成水上乐园了!”
几个年轻人被他的话逗笑了,干活的劲头更足。锯木头的“吱吱”声,敲钉子的“噹噹”声,在春日的暖阳下显得格外有节奏感。
三天后,一个长达8米的水槽模型在项目部后院建成。虽然外观简陋,但每个尺寸都精確计算过,確保与实际工程的相似比例。
“准备放水!”林胜利站在水槽旁,手势指挥著。
水泵启动,清澈的水流开始注入水槽。林胜利先按照原始设计图纸的方案,將按比例缩小的泄槽模型放入其中。
水流衝过泄槽时,所有人都看到了令人担忧的景象:水流在槽底翻滚、紊乱,无数气泡翻腾而起,整个流態混乱不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