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项目部沉浸在坝基工程完工的喜悦中。

工人们收拾著设备,脸上洋溢著成就感。

办公室门口,邮递员小刘气喘吁吁地跑来。

他手中握著一封来自局机关的公函,封面印著正式的红色印章。

“林工,您的信!”

林胜利接过公函,眉头微皱。

信封厚重,分量不轻。他撕开封口,抽出里面的文件。

標题赫然写著:《关於补充<高寒地区混凝土防冻技术>课题申请材料的通知》。

林胜利快速瀏览著內容。密密麻麻的条款要求让他眼前一黑。

“经费预算明细表”、“设备採购可行性论证书”、“跨部门协调实施方案”……

每一项要求都伴隨著复杂的格式规范和繁琐的审批流程。

王成林从办公室走出,看到林胜利紧皱的眉头。

“怎么了?”

林胜利將公函递给王成林。王成林接过文件,那双平时略显浑浊的眼睛里,像是突然点著了两簇火。

“这些要求远超常规標准。”王成林的声音透著愤怒,“明显是有人在故意刁难。”

他放下文件,在办公室里踱步。

“陈凯那小子,八成在背后搞鬼。”

林胜利虽然內心愤怒,但表情保持冷静。他深知在体制內发火毫无意义,只有用更专业的材料才能回击。

但面对这些繁复的表格和流程,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困惑。

“我能计算出冰点下混凝土的应力,却算不出机关里一份申请书要走多少流程。”

李强推了推眼镜,凑过来查看文件。密密麻麻的条款让他也感到头疼。

“这些財务预算格式我从来没见过。”李强无奈地摇头,“学校里根本没教过这些。”

张思明也围过来,看著文件上的各种表格。

“天哪,这比我们的技术方案还复杂。”

三人对著一堆表格发愁,办公室里的气氛变得沉闷。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邮递员小刘再次出现在门口。

“林工,还有您的信。”

这次是一封普通的信封,字跡娟秀,寄件人写著“王朝丽”。

林胜利捏著信封,刚才还压在心头的烦躁,似乎被这娟秀的字跡驱散了不少。他小心撕开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

信纸散发著淡淡的墨香,王朝丽的字跡工整清秀。

“胜利同志:得知你的课题申请遇到困难,特寄上相关资料,望能有所帮助。”

林胜利继续往下读。王朝丽在信中详细解释了局里课题经费申请的標准流程,还贴心地標註了各种“潜规则”。

更重要的是,她附上了自己之前申请课题时製作的预算模板。表格格式规范,数据填写示例清晰明了。

“陈凯近期在机关很活跃,经常以'关心基层'的名义四处打听龙溪项目的情况。你要小心提防。”

林胜利缓缓抬起头,望向窗外,嘴里几乎听不见地念叨了一句:“陈凯……”

信的最后部分让林胜利眼前一亮。王朝丽附上了一篇她翻译的技术文献摘要。

《苏联雅库茨克水电站冬季施工技术摘要》,薄薄几页纸,用钢笔誊抄在信纸上。

字跡娟秀工整,关键术语旁还用红笔做了详细注释。

林胜利仔细阅读著文献內容。苏联工程师在极地条件下的施工经验,与他的研究方向高度吻合。

这份文献不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参考,更为他的申请报告增添了强有力的佐证。

李强凑过来,眼睛瞪得滚圆。

“这些数据太珍贵了!完全可以作为我们方案的理论基础。”

张思明也忍不住讚嘆。

“王朝丽真是雪中送炭啊!”

林胜利將信纸小心折好,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份帮助来得恰到好处,让他重新燃起斗志。

“我们分工合作。”林胜利重新振作精神,“李强负责根据文献完善技术论证部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