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丽,您在局机关搞技术研发,是不是每天都能接触到最新、最先进的资料啊?”张思明好奇地问道。

王朝丽笑了笑:“最新的资料是有的,但很多都是国外的翻译件,而且理论性更强。

像你们在基层一线,能把这些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摸索出这么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她看向林胜利,眼神中带著一丝讚赏:“林胜利,我发现你对很多问题的理解,似乎比书本上的更透彻,也更……超前。”

林胜利心里一跳,脸上却不动声色,只是谦虚地笑了笑:“哪里,都是理论结合实践,再加上老孙他们多年的经验指导。”

他不动声色地將功劳分摊出去,避免过於突出自己。

下午,王朝丽又跟著林胜利去了砂石料加工区。当她看到堆放略显隨意的砂石料,以及工人们用简易工具进行筛选时,

她提出了一个问题:“林胜利,如果能对骨料进行更精细的级配控制,甚至进行预冷,是不是能进一步优化混凝土的性能,同时降低水化热?”

林胜利心里暗赞,王朝丽確实专业,这正是他之前想做但受限於条件未能全面推行的事情。

他详细解释了骨料级配和预冷的重要性,以及目前项目部面临的实际困难:“理论上確实如此,如果能实现精確的级配,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会更好。预冷骨料也能有效降低入模温度。

但咱们现在设备有限,只能通过人工筛选和夜间堆放等『土办法』儘量优化。”

他指了指远处正在作业的工人,脸上带著一丝无奈,“你看,咱们现在连个像样的筛分设备都没有,全靠人工和简单的振动筛。”

王朝丽听著,眉头微蹙,她走到一堆砂石料前,蹲下身,用纤细的手指捻起一些砂石,

仔细观察颗粒大小,又拿出隨身携带的小尺子比划了一下。她的动作细致而专业,丝毫没有因为砂石的粗糙而有所顾忌。

夜幕降临,送走王朝丽后,李强和张思明都显得有些兴奋。

“胜利,这王朝丽可真厉害啊!问的问题都那么专业,还一点架子都没有!”李强感嘆道。

张思明则挤眉弄眼地凑过来:“嘿嘿,胜利,我看她对你可不一般啊!眼神都盯著你转!这可是局机关的『技术』啊,你小子艷福不浅!”

林胜利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別瞎说!人家是来搞技术交流的,哪有你说的那些!”

他嘴上这么说,但心里却也闪过一丝涟漪。王朝丽的到来,无疑给这单调艰苦的工地生活,带来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

她不仅是技术上的同行,更是灵魂深处的理解者。而她那句“比书本更透彻,也更……超前”,

让林胜利意识到,自己的“秘密”虽然没有暴露,但已经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这片粗獷的工地上,

除了机器的轰鸣和泥土的芬芳,似乎也开始酝酿著一些更为复杂的人情与故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