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春天里的故事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清晨,项目部难得地没有响起急促的號子声。整个营地都有节日的气息。
食堂门口掛上了几串红灯笼,虽然样式简单,却也透著喜庆。
林胜利醒来时,宿舍里已经少了张思明和李强的身影。
他们肯定又去试验场了。
温控防裂试验进入最关键的初期养护阶段,数据监测一刻也停不得。
他洗漱完毕,来到食堂。
今天的早餐格外丰盛,除了稀饭馒头,还有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鸡蛋炒饭,以及平时难得一见的肉包子。
“小林,来来来,坐这儿!”老孙朝他招手,旁边是技术组的几位老同志。
林胜利端著饭盒过去,老孙给他夹了一个大肉包子。
“今天是中秋节,项目部特批的,肉馅儿的!多吃点,你们这些天为了试验,都瘦了一圈。”
林胜利接过包子,咬了一口,肉馅儿的鲜香瞬间在口中瀰漫开来,他已经很久没吃到这么实在的肉了。
他环顾四周,食堂里,不少工人都在默默地扒拉著饭,眼神却不时瞟向窗外,似乎想穿透那灰濛濛的山峦,看到远方的家。
“哎,中秋节,也不知道家里咋样了。”
一个老工人嘆了口气。“我那小孙子,今年刚学会走路,也不知能吃上家里做的月饼不。”
“可不是嘛,这山沟沟里,连个电话都打不出去。”另一个工人接话。
“要是有电话,我非得给家里打个电话,问问他们月饼吃上了没,嘱咐我婆娘,別等我了,家里有啥好吃的就先吃。”
他眼中闪过一丝黯然,又很快被掩盖下去。
老孙用沙哑的声音说道:“行了行了,別愁眉苦脸的!咱们在这儿干革命,是为了啥?”
“还不是为了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咱们这水电站,修好了,家家户户都通上电,生產就能发展,生活就能改善,那才是真团圆!”
“咱们现在吃的苦,流的汗,都是为了祖国,为了下一代!这叫奉献,懂不?”
“等將来水电站发电了,你就可以跟孙子说,爷爷当年也在这山沟沟里,为它流过汗,出过力!”
他拿起茶缸,高高举起。
“来,咱们以茶代酒,祝咱们水电站早日建成,祝咱们的家乡人民幸福安康!”
眾人纷纷举起茶缸,齐声喊道:“好!”
朴素的话语,却带著那个年代特有的豪迈和奉献。
林胜利也举起茶缸,感受著这份真挚的集体情谊和家国情怀。
他想起了前世,中秋节更多是商业化的消费和短暂的假期。
而在这里,它意味著为了共同目標而牺牲小我,意味著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荣耀。
上午,试验现场一如既往的忙碌。
林胜利和李强打著手电筒,仔细地检查著每一个温度计的读数。
柴油发电机轰鸣著,为振捣棒和测量设备提供著稳定的电力。
虽然是节日,但为了数据的连续性,他们必须坚守岗位。
“胜利,你看,这个点位的温度,比昨天同一时间又降了0.5度!”
李强指著记录本上的数字,“而且,温升曲线的斜率,也比对照组平缓多了!”
林胜利核对数据。经过这些天的连续监测,他们的数据已经非常清晰地显示出。
採用新方案浇筑的试验段,內部温升得到了有效控制,温度曲线平稳。
没有出现快速升温或剧烈波动的情况,这意味著產生裂缝的风险大大降低。
“嗯,数据很漂亮。”林胜利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看来我们的思路是对的。粉煤灰的掺入,確实降低了水化热,而精细化温控,也让冷却效果更佳。”
李强兴奋得直搓手:“那是不是意味著,咱们的方案,可以大规模应用到大坝主体浇筑了?”
“还得等最终的钻芯取样检测结果。”林胜利虽然高兴,但依然保持著冷静,“毕竟,强度和密实度才是硬指標。不过,从目前的趋势看,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下午,项目部组织了一场简朴而热闹的中秋晚会。
就是食堂门前那块平地,用几块木板搭了个简易台子,上面铺著红布。
几盏大瓦数的白炽灯,把场地照得通亮。
晚会的主持人是项目部宣传干事,一个嗓门儿洪亮的小伙子,他手里拿著一张手写的节目单。
“各位领导,各位工友,各位大学生同志们!”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但我们水电人为了祖国建设,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岗位,奋斗在深山!”
“今天,就让我们用歌声、用舞蹈、用笑声,来表达我们水电人的豪情壮志和对祖国、对亲人的深情祝福!”
主持人一番慷慨激昂的开场白,引来一片掌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