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控制水化热
来到工地没多久,很快进入仲秋时节。
西川山区的天气开始有了凉意,昼夜温差逐渐拉大。
项目部的工作重心,也从闸门基座转入了大坝主体混凝土浇筑的前期准备和试验阶段。
龙溪水电站的坝体设计是一座150米高的混凝土拱坝,高耸入云,是工程的灵魂。
而这其中,厚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防裂,成了摆在总工室面前的一大难题。
在技术组的例会上,眉头紧锁地指著图纸,语气沉重。
“同志们,现在正是昼夜温差大的时候,晚上能降到零度左右,白天又升起来。”
“坝体混凝土浇筑量又大,水化热散发不出去,极易產生裂缝。”
“一旦裂缝出现,轻则影响抗渗性,重则影响坝体结构安全,这是我们绝不能容忍的!”
他继续说道:“以往我们主要靠埋设冷却水管和分层浇筑来控制,但效果总不尽如人意。”
“特別是像拱坝这种厚大体积混凝土,內部温升太高,裂缝风险极大,这可是个世界性难题啊。”
技术组的几位老技术员,包括老刘和老钱,都面面相覷,脸上写满了难色。
他们经验丰富,知道温控防裂是老大难问题,常规手段已经用到极致,再想突破,难如登天。
就在这时,林胜利举起了手。
“小林,你有什么想法?”看向他,毕竟上次闸门基座的成功,让他对这个年轻人有了更多的信任。
林胜利站起身:“,各位师傅,我有一些关於温控防裂的新思路。”
“除了现有的冷却水管和分层浇筑,我们或许可以在混凝土配合比上进行优化,適当降低水泥用量,並考虑引入掺合料,比如粉煤灰,以降低水化热。”
“同时,对冷却水管的布置密度和通水方案也可以进行更精细的计算和调整,还可以尝试对骨料进行预冷。”
他这话一出,会议室里立刻炸开了锅。
降低水泥用量?引入粉煤灰?预冷骨料?
这些概念,在当时的国內水电工程领域,要么是刚刚起步的理论探索,要么就是国外少数先进国家才有的技术,尚未大规模普及。
老刘第一个跳出来。“小林啊,你说的这些,书本上或许有,可咱们这工地,设备跟不上,材料也受限啊!”
“降低水泥用量?那混凝土强度能达標吗?”
“这可是大坝,不是盖茅房!粉煤灰?那玩意儿是废物,能掺到混凝土里?”
“预冷骨料?你当咱们是开冰厂的啊?上哪儿弄那么多冰块去?”他每说一句,都带著“你小子异想天开”的嘲讽。
“是啊,小林,步子迈太大容易扯著蛋!”
老钱也跟著附和,引得一些人低声笑起来。
他们觉得林胜利是想出风头,净说些不切实际的“洋玩意儿”。
和老李主任没有立刻表態,他们只是静静地听著。
老孙则皱著眉,若有所思,他知道林胜利不是个信口开河的人。
林胜利不急不躁,他知道这些质疑都在情理之中。
他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开始画图和解释:“各位师傅,我说的降低水泥用量,不是盲目降低。”
“是通过优化骨料级配,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用物理填充来弥补部分水泥的胶结作用。”
“这样既能降低水化热,又能保证强度。”
“至於粉煤灰,它確实是火力发电厂的废弃物。”
“但经过处理后,它是一种很好的活性掺合料,可以替代部分水泥。”
“不仅能降低水化热,还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后期强度和抗渗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