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项目部
林胜利瞧著眼前的一切,心里头却在盘算著。
他想起21世纪那些精密的地质勘探、爆破技术,还有数位化的监测系统。
可眼前呢?全凭工人们的经验,加上几把简单的尺子和水平仪。他注意到,有些边坡的临时支护,看著有点单薄,裸露的岩层被雨水一衝,似乎有小块儿剥落的跡象。
接著,老孙又带他们去了混凝土搅拌站。
几台老掉牙的搅拌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把水泥、砂石和水一股脑儿地搅和在一起,变成灰扑扑的混凝土浆。
工人们用那种老式的独轮车,一车一车地把搅拌好的混凝土推到浇筑区,再用铁锹摊平,然后拿根简易的振捣棒杵进去,晃动几下。
“这混凝土啊,就是咱们大坝的血肉!”老孙隨手拿起一块刚凝固的混凝土块,在手里掂了掂,“搅拌得均匀,振捣得瓷实,哪一步都不能马虎!”
林胜利走上前,仔细瞧著那振捣棒怎么使的。
他发现,大伙儿虽然都卯足了劲儿,可因为工具简陋,加上不少人都凭经验来,振捣的均匀度和密实度,跟现代的標准比起来,肯定差了一大截。
他脑子里闪过“水化热控制”、“骨料级配优化”这些现代混凝土技术里的高深词儿,可这些在80年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他甚至还注意到,那些砂石料堆放得也有些隨意,没严格按照颗粒大小分开堆放,这要是能优化一下,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那可不得了!
张思明看著眼前这脏乱差的工地,忍不住小声嘀咕。
“哎哟喂,这灰尘也太大了吧,我嗓子都快干冒烟了!咱们大学里学的那些高大上的理论,难道真要天天跟这些泥巴灰尘打交道?”
他脸上带著明显的嫌弃。
李强则推了推他那厚厚的眼镜,脸色有点发白,他紧盯著工人们的操作,不时从兜里掏出个小本本,唰唰地记著。
他时不时会凑到林胜利身边,压低声音问:“胜利,你看他们这个振捣手法,是不是有些地方没捣到位?咱们书上说……”
林胜利耐心地听著,结合李强的疑问,用大白话解释道。
“振捣主要是把混凝土里的气泡都给赶出去,让它更结实。”
“要是没捣到位,混凝土就不瓷实,强度会打折扣,以后坝体容易出问题。”
他从原理上讲清楚,心里琢磨著怎么才能用更直观的法子,让这些细节的重要性,深入人心。
一天工地跑下来,林胜利的蓝工装上沾满了泥点子和灰尘,脚底板也酸得厉害。
这里就是他大展拳脚的地方,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说不定就是他未来能做出大文章的突破口。
晚上回到宿舍,大伙儿都累得够呛,歪在床上动弹不得。
老孙从床头摸出个老式收音机,里面正播放著《新闻联播》,播音员字正腔圆地念著国家最新的改革开放政策。
接著又是一段评书,逗得大傢伙儿一阵善意的鬨笑。
工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著家常,聊著工地的稀奇事儿,也聊著对未来的盼头。
林胜利默默地听著,感受著这种朴实又真诚的集体生活。
他心里明白,要在这里扎根,光凭那点书本上的技术还不够,还得有股子超乎常人的韧劲儿,更要真心去理解这个时代,理解这些淳朴的工友。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里干出个名堂,也要为这个热火朝天的时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