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熙二年,蜀地的稻浪刚染金黄,四川东部的夔州、万州忽然战鼓擂动。
张牧亲点蜀地精锐三万,以“直捣汉中、犁庭扫穴”为名,沿长江北岸向川东重镇开县、达州集结,旌旗绵延数十里,摆出一副要从东路迂迴包抄汉中的架势。
消息传到汉中,吴三桂果然大吃一惊。
不敢不谨慎。
张牧给吴三桂的威胁很大。
夔东十三家投靠张牧之后,川东,夔东与四川腹地连成一片,吴三桂的侧翼彻底暴露。
如今张牧大军调动,吴三桂顿时感觉惶恐到了极点,生怕张牧直接杀进自己的腹地。
情急之下,吴三桂急调汉中主力的三成兵力约一万五千人东援陕南要道,又分兵五千驻守川东边境的大巴山隘口,整个汉中防线顿时向东南倾斜,北部与西部的防御出现空当。
就在吴三桂全力应对川东攻势的同时,李来亨也悄然从广元出发,沿金牛道北段的隱秘栈道潜入汉中南部。
过来的人不多,也就是几百人的样子。
后续,还是会有士兵陆陆续续的过来,但是,这需要李来亨在这里站稳脚跟。
当他穿过云雾繚绕的秦巴山脉,踏上汉中盆地的土地时,眼前的景象却是让李来亨心中一沉。
昔日“天府第二”的汉中平原,此刻竟遍地疮痍。
村落十室九空,田埂上长满荒草,偶尔见到的百姓面黄肌瘦,衣不蔽体,见了军队便瑟瑟发抖,如同惊弓之鸟。
路边的土墙上,还残留著吴三桂军“征粮助餉”。
“將军,前面就是黄沙镇,吴三桂在这里设了粮卡,乡勇们说上个月刚抢走了最后一批过冬的粮食。”嚮导刘向东低声稟报。
李来亨攥紧了拳头米,面无表情的开口道:“我知道了!”
李来亨翻身下马,走到一位正在啃树皮的老丈面前,声音儘量放柔:“老丈,我是大西军的李来亨,是来帮你们的。吴三桂的粮卡在哪?百姓们还有存粮吗?”
老丈浑浊的眼睛打量著他身上的“镇北將军”鎧甲,又看了看身后士兵们严明的军纪,竟无一人擅动路边的庄稼,颤抖著指向镇口的土楼:“官爷……粮卡在那儿,领头的是个姓王的千总,抢粮杀人,无恶不作啊!咱们的存粮早就被搜光了,再这么下去,冬天都熬不过……”
“拿我的令旗!”
李来亨转身对副將道:“带五十人拿下粮卡,活捉王千总,缴获的粮食全部发还百姓!记住,军纪如山,敢动百姓一针一线者,斩!”
不到半个时辰,镇口传来一阵廝杀声,隨即归於平静。
这五十人都可以算是大西的精锐。
战斗力自然是不需要多说废话。
偷袭一个粮卡,问题不大。
当士兵们將缴获的粮食、布匹搬到镇中心的晒穀场,李来亨亲自给老丈递上一袋糙米时,围观的百姓终於爆发出压抑已久的哭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