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来亨沉声道:“陛下的意思是,要先解决吴三桂?”
张牧微微的点点头:“本来我还是打算让你在大西军事学院多学一段时间,现在,不行了,我思前想后,你是最合適的人选!”
李来亨瞪大了眼睛:“陛下,莫不是要我平定吴三桂?”
张牧点点头:“你看如何?”
李来亨微微皱眉:“汉中地势险要,秦巴山脉横亘其间,吴三桂倒是还好,那李国翰经营多年,城防坚固,怕是不易强攻。当年太祖高皇帝取蜀,也是先定关中再下汉中,咱们如今虽然兵多將广,但是,硬拼怕是討不到好。”
他这话说到了关键处,张牧一笑:“何止,吴部多是北方骑兵,善平原奔袭,而汉中至蜀地多栈道峡谷,我军虽善山地作战,但攻坚所需的火炮、粮草转运困难,若久攻不下,反会被清廷趁机南北夹击。”
李来亨道:“陛下所言甚是,所以,为什么要选我?””
张牧一笑,指了指舆图,指尖从汉中城圈向外划开,掠过周边的乡村、驛站、河谷,道:“这就是你的本事了!”
李来亨一愣:“我?”
张牧微笑:“你忘了在农社看到的景象?硬攻自然不行,但是,我们可以锁死吴三桂!”
李来亨道:“还请陛下明示!”
张牧笑著开口道:“吴三桂占得了汉中城,占不了汉中的山、汉中的田、汉中的百姓。”
李来亨一愣,隨即眼中闪过明悟:“陛下是说……像在夔东那样,先控制汉中周边的乡村、要道,切断城池与外界的联繫?”
“正是。”
张牧点点头:“汉中城再坚固,也得靠周边乡镇供粮、靠栈道运兵。你率部北上,先在汉中南部的山地扎营,学蜀地农社的法子,联合当地百姓开垦屯田、兴修水利——百姓谁给饭吃就跟谁走,吴三桂在汉中横徵暴敛,咱们就用『免赋三年』『分田安家』吸引民心。”
锁死吴三桂,李来亨是最佳人选。
李定国以“大兵团决战”和“战略破局”立命,擅长指挥数万规模的大兵团作战。他的战术风格兼具衝击力与灵活性,创造了南明抗清史上最辉煌的“两蹶名王”战绩,一度扭转西南战局。
但是,李来亨就是另外一个方向。
他更加擅长的是防御体系构建与持久战能力
李来亨的核心能力聚焦於“以弱抗强”的防御战,他在茅麓山构建了“关隘+梯田+堡垒”的立体防御体系,將军事防御与农业生產结合,实现“兵民合一”的足足坚持了十三年。
此外,更是擅长利用地形进行游击袭扰,以小股部队破坏清军粮道、伏击追兵,延缓敌军进攻节奏,但缺乏大规模野战反击能力。
让李定国去对付吴三桂,那肯定是不行的,就不合適,吴三桂当个缩头乌龟,你拿他没辙。
但是,李来亨合適!
如今,张牧是皇帝,除非是涉及到东出湖南这种大规模战略级的作战会亲自出战之外,基本上是不会出战,那么,李定国就是手中的尖刀,让他长期围困吴三桂是浪费。
李来亨直接就能上手,根据地建设经验直接復用,依託秦岭、大巴山地形构建关隘、堡垒群,將村庄与防御节点结合,形成“村村有堡垒、户户能参战”的纵深防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