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的高台设在南郊,青石板铺就的神道上,文武百官身著朝服,夔东十三家的將领们也按品级分列两侧。

张牧身著袞龙袍,率皇后(由內侍搀扶)登上高台,礼官高唱祭文:“维永熙二年七月,天子承天,皇后怀麟,四海归心,兆民安康……”

话音未落,祭坛两侧的青铜鼎炉忽然腾起裊裊烟气,初时是淡青色,升至丈许高空时,竟渐渐晕染开层层紫气,如绸缎般向东蔓延。

在柴薪中混入了蜀地特產的硝石与紫草乾料,硝石燃烧的焰色与紫草的天然色素在晨光中交织,恰好化作“紫气东来”的祥瑞之景。

一点没有什么用的化学小知识。

这奇观让台下百姓瞬间沸腾,连见惯沙场的郝摇旗也瞪大了眼睛,喃喃道:“真是天显祥瑞!”

李来亨望著那片紫气,心中震动更甚。

再度看向张牧,那感觉就不一样了。

莫非,他真的是天命所归?

祭文声中,太祝献上牺牲,乐师奏响《大晟乐》,礼炮轰鸣震动蜀地。

礼毕后,张牧面向百姓宣读詔令:“皇后有孕,实乃国之吉兆!朕今日昭告天下:四川、云南今年秋粮减免三成,夔东移民区免徵赋税一年!凡七十岁以上老者,每月由官府供给米肉;孤儿寡母,由农社妥善安置!”

台下百姓山呼万岁,欢呼声浪几乎要掀翻成都的城墙。

李来亨站在武將之列,看著百姓们热泪盈眶的模样,忽然懂得了“民心”二字的分量。

家国大事在祀与戎。

张牧的军事能力自然是不需要多说什么了。

这个时候,还是需要把祭祀给提上来。

庆典持续了三日,成都城內家家户户掛起红灯笼,街头巷尾都在谈论“龙胎降世”的吉兆。

钦天监还特意绘製了《祥云护殿图》,张贴在各州府,图上祥云繚绕,隱有龙纹,配上“皇后怀麟,天下太平”的讖语,將喜讯传遍西南。

这夜,李来亨在驛馆翻看张牧赏赐的蜀地舆图,见上面用红笔圈出了新修的水利、新开的农社,甚至標註了每个村寨的学堂位置。

从前对这些不感兴趣,现在,就是感觉很有趣。

而且,张牧还特地让他学习这些,说是要委以重任。

他忽然想起在农社听到的童谣:“张天子,治蜀地,田有水,仓有米……”

正看得出神,郝摇旗推门进来,手里提著酒壶:“来亨,喝一杯!陛下说了,等皇后生產,还要大赏天下呢!”

李来亨接过酒杯,望著窗外皇城的灯火,轻声道:“郝叔,咱们以前总说要復大顺江山,可现在看来,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才是真江山。”

郝摇旗灌了口酒,大笑道:“你能想通就好!跟著陛下,別说復中原,就是让弟兄们的子孙后代都能吃饱穿暖,比啥都强!”

酒液入喉,带著蜀地米酒的醇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