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饿肚子才辛苦。”
刘肇基嘆口气,笔尖在纸上顿了顿,“前明科举考八股,考不出蜀地的粮食。现在考农务,至少能让百姓多收几石稻子。再说……”
他抬头望向县衙匾额:“能让农人有地种、有处告官,这官当得值。”
周明远略微迟疑了一下,摸了摸飢肠轆轆的肚子,而后道:“我也干了!”
报名点很快排起长队。
有落魄的秀才放下架子,有村塾先生背著课本赶来,甚至有几个识文断字的商贩、退役的老兵也挤在里面。
他们中有人像周明远那样自视甚高,骂骂咧咧地走了,然后,又被饿回来了,目前脱离了农社他们根本就活不下去。
有点文化水平的都参加了。
填报名表的手虽然粗糙,却写得格外认真。
大小也算是个官,粮食每个月都能多领一点,不干白不干。
怕的就是跟张献忠一样直接杀。
还好,张牧这段时间开农社,实打实的发放粮食,兴修水利,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声望。
张牧在府衙里看著各县送来的报名名册,足足堆了半案。
汪兆麟进来时,见他正对著名册笑,便拱手道:“陛下,已有三千余人报名,其中秀才、童生占了三成,连嘉定府的老贡生都来了。只是那些有声望的士绅,大多还在观望。”
“三千人这么多?”张牧反倒是愣住了。
他还以为也就是几百个人,倒是没想到,足足有三千多人。
“这还是第一批,后续,只怕是要更多,其实,这蜀中的百姓,识字的还真是不少!”汪兆麟笑呵呵的开口道。
张牧一笑,倒是想起来了,大明朝的识字率其实还真是挺不错的。
要不然,出版行业也不可能这么发达。
这么一想,张牧心里头又骂了起来:“大清朝真是罪该万死!”
“陛下,陛下!”汪兆麟看到张牧在走神,接连呼唤了两声。
“观望无妨,朕要的不是虚名,是实干。”
张牧道:“考试內容简单一点,能当场写出三百个字就行!”
他忽然起身道:“传旨下去,考场就设在田埂上,让考生实地辨认作物、丈量土地!”
顿了顿,张牧继续道:“录取后先派寧志远的官学堂培训三月,学农务、学调解,学好了再上任。告诉他们,在蜀地,能让土地长出粮食的官,比能写锦绣文章的官更金贵。”
汪兆麟恭敬道:“臣明白!”
张牧又想了想道:“此外,朕还要亲自授课!”
汪兆麟:“啊?”
相处的这么久了,汪兆麟大致也是看出来了,张牧就是属於那种有点文化但不多的类型,这小子四书五经肯定是没看过的,经史子集估计也就是知道经史子集四个字。
他亲自授课?
这不是开玩笑么?
“这是这段时间,朕编写的教材!”张牧隨手拿出来了两本书。
汪兆麟:“……”
完蛋了!
看不懂!
a,b,c,d是什么玩意儿。
还有怎么这么多错別字(简体字)
以及这个12345是什么东西?
想了想,汪兆麟拍马屁道:“陛下天书,臣,看不懂!”
“行了!”
张牧耸耸肩道:“你看不懂就对了,一个是拼音,另一个是字体简化,还有一个是阿拉伯数字,乃是算学,这三样乃是必学,这些学子录取之后,还要教化百姓,教他们读书识字,学习算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