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东宫的阴影,暂时还笼罩不到平山村。这里的空气,被秋阳、麦香和铁匠棚里灼人的热浪填满。

朱明“水轮运麦”的点子,像颗火星子掉进了乾草堆,瞬间点燃了整个村子。尤其是当徐达这位“技术大拿”听完朱明连比划带画的描述,沉吟片刻,眼中精光一闪,只说了句“此理甚通!”后,村民们那点对“怪力乱神”的疑虑,立刻被拋到了九霄云外。

徐达说行,那就准行!这是平山村铁律。

於是乎,河滩边前所未有的热闹起来。砍树的砍树,扛木头的扛木头,挖地基的挖地基。徐达成了总指挥,破天荒地动用了当年指挥千军万马布阵的脑子,指挥著一群扛锄头的“士兵”搭建一个巨大的木轮子骨架。朱明则成了“包工头”兼“理论指导”,嗓子都喊哑了。

“对!对!这梁子要再粗点!吃水深的这边!轴承?轴承就是转轴!得光滑!用硬木!多上鱼鰾胶!磨!使劲磨!”朱明指著几个正在用砂石打磨巨大木轴的后生,唾沫横飞。

朱元璋背著手,在工地上来回溜达,破袄袖子卷得老高。他一会儿凑到徐达身边,看他在泥地上画的复杂榫卯结构图,皱著眉头指指点点:

“徐大,你这根撑子,受力点不对!得斜著来!跟咱当年搭攻城云梯一个道理!”一会儿又踱到河边,看著湍急的水流,摸著下巴嘀咕:

“这水劲够大不?別是个银样鑞枪头,中看不中用!”

没人敢反驳这位“朱副管事”,连徐达也默认了他的“经验之谈”,默默调整了图纸。

整个村子憋著一股劲儿,要把这能自己“跑麦子”的“神物”造出来。连婆娘娃娃都跑来送水送饭,顺便看个新鲜。

几天后,一个庞大、粗糙、带著原始力量感的木质水轮骨架,终於巍然矗立在河边。巨大的轮辐斜插入水,等待著河水的推动。旁边,一条由厚实木板拼接、底下装著简陋木滚轮的“传送带”雏形,歪歪扭扭地铺向不远处的打穀场方向。

“成了!”朱明看著这庞然大物,激动得手都在抖。虽然粗糙得像个巨兽的骨架,但这可是迈向机械化的第一步啊!扶贫的硬核看点!

“点火…呃,放水!”朱明一挥手,豪气干云,差点说禿嚕嘴。

几个壮小伙合力,用撬棍和绳索,小心翼翼地將巨大的水轮主体顺著预设的滑道,缓缓推入湍急的河水中。

“噗通!”水四溅。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屏息凝神。

水流衝击著倾斜的轮辐,巨大的水轮先是微微一颤,隨即,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它沉重地、缓慢地……转动了!

“动了!动了!”人群爆发出震天的欢呼!二牛兴奋地蹦起来,差点一头栽进河里。

“嘿!真他娘的动了!”朱元璋也咧嘴大笑,狠狠拍了一下旁边朱明的后背,拍得他一个趔趄。

朱明揉著后背,疼得齜牙咧嘴,心里却乐开了:“老朱叔,这才刚开始!看传送带!”

水轮通过一根粗大的硬木传动轴,连接著传送带起始端的一个大转盘。隨著水轮转速加快,那大转盘也开始吱吱呀呀地转动起来,带动著铺在地上的木板“传送带”…纹丝不动。

“咦?”欢呼声戛然而止。

朱明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衝过去,趴在地上仔细看。问题出在滚轮上。几个充当滚轮的圆木段不够圆,大小不一,地面也不够平整。摩擦力巨大无比,笨重的木板带根本拉不动!

“卡住了!推!快推一把!”朱明急得大喊。

几个靠得近的村民立刻上前,使出吃奶的力气去推那沉重的木板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