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看著眼前这求知若渴的眼神,不由得乐了:
“哟呵,你们俩,对明朝的故事这么上癮啊?行!反正这会儿歇著也是歇著,有人喜欢听我讲古,挺好!”
他清了清嗓子,调整了下坐姿,脸上露出一种说书人特有的、准备开讲的神態,声音也带上了点抑扬顿挫的腔调:
“话说啊,那永乐大帝龙驭上宾之后——”朱明故意拖长了调子,营造气氛。
“坐上龙椅的,是他儿子,洪熙皇帝!这位洪熙爷啊,跟他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老爹,可不太一样!”
朱元璋和徐达的心立刻提了起来!不一样?难道是个昏君?
“这位洪熙爷,”朱明语气一转,带著点轻鬆和讚赏,“性子仁厚,不好打仗,就喜欢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他当皇帝时间不长,就一年!”
“可这一年,干的事可不少!头一件大事,就是把他爹永乐爷在位时,那些被贬官流放的清官能吏,统统给平反了!”
“该官復原职的官復原职,该补偿的补偿!这一下子,朝野上下,人心大快!都说新皇帝仁德!”
“平反冤狱?仁德之君?”朱元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路子,倒像是標儿会喜欢的。
“还不止呢!”朱明继续道,“洪熙爷知道老百姓打仗打累了,也打穷了。他大手一挥,停了下西洋的宝船!”
“停了那些耗费巨大的大工程!把省下来的钱粮,统统用来减免赋税,賑济灾民!让老百姓能喘口气,好好种地过日子!所以啊,虽然他在位短,可老百姓都念著他的好,史书上称他『仁宗』!”
“停宝船……减赋税……与民休息……仁宗……”朱元璋喃喃著,心中默默盘算。这路子,似乎也不错?能让百姓休养生息。
“可惜啊,”朱明嘆了口气,话锋一转,“仁宗爷福薄,登基才一年就驾崩了。接下来继位的,是他的儿子,宣德皇帝!”
朱元璋和徐达的心又是一紧。孙子辈了?能行吗?
“嘿!这位宣德爷,可了不得!”朱明语气陡然变得昂扬起来,带著激赏,“他可是把他爷爷永乐大帝的武功和他爹洪熙爷的仁德,给揉到一块儿了!是个能文能武的全才!是真正的好圣孙!”
“哦?好圣孙?”朱元璋和徐达眼睛一亮。
“先说武!”朱明竖起一根手指,“北边蒙古人看他爹和他爷爷都走了,新皇帝年轻,以为好欺负,蠢蠢欲动。结果呢?宣德爷二话不说,御驾亲征!”
“带著大军出塞,在喜峰口外,把那些不安分的部落狠狠揍了一顿!杀得他们人仰马翻,乖乖上表称臣!这一仗,打出了大明的威风,也打出了几十年的边境安寧!”
“御驾亲征?!打服蒙古?!”徐达听得热血沸腾,眼中精光爆射!这才是他想听到的!
朱元璋也微微頷首,眼中流露出讚许,这才是他老朱家的种!就该有这份血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