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明末正旦大朝会
可是仅仅隔了一夜,性格就变得亲切隨和了许多,事事不拘小节。
做起事来既果断又大胆,人畜无害的表象下,条条詔令都能掀起轩然大波。
这与之前踌躇多疑的性格截然相反......
“暂且如此吧。”
朱由检的声音带著浓重的疲惫,眼皮也没抬。
“朝会之后再行斟酌。若无意外,便照此密发。”
王承恩咽了下口水,壮著胆子提醒道:“万岁爷三思啊,这些旨意要是发出去,奴婢怕......”
朱由检挥了挥手,打断他的话。
“无妨,都这时候了,还有什么好怕的。”
接著话锋一转:“小六子回来了吗?”
王承恩抹了下脑门,战战兢兢道:“稟万岁爷,回来了,除了六部吵得有些凶,其他人还算规矩。只是......有名督察院的官员被冻死了。”
犹豫了片刻,又补充一句:“万岁爷,礼部尚书林欲楫还在午门跪著呢。”
“跪著吧,没有精力哄他了,派人盯著点,別冻死就行。”
朱由检敲了敲胀痛的额头,眼下时间紧迫,国將倾覆。
对於那些象徵意义远高於实际意义的东西,让他说不出来的厌烦。
突然间,脑中灵光一闪,他想起一个人,一个只要能乖乖听话,就可以很大程度降低京师防卫压力的人。
“左良玉应该收到詔命了吧?回来了吗?”
王承恩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他深知朱由检秉性,这看似隨意的问询,背后却充满猜忌与杀机,所以自己的回话就显得至关重要。
如果话说的漂亮,既能消除皇帝对左良玉的猜疑,也能有个合適的台阶。可要是答不好,必然会引得龙顏大怒。
“回万岁爷,左將军在武昌驻防,那里叛军猖獗,战事胶著,怕是有心无力啊。”
说完后,偷偷瞄了一眼朱由检,可对方脸上古井无波,这让王承恩心里又多了几分些忐忑。
“知道了,把你写的那些贴身藏好,莫教旁人瞧见。”
王承恩如蒙大赦,喏喏应声后,开始伺候朱由检更衣,龙袍冠冕穿戴好,又披了件龙纹大氅,这才动身往皇极殿走去。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他与文武大臣的首次会面,虽说已经来到大明二十天,可这期间就像行尸走肉般,一直处於浑浑噩噩的状態。
不知道是穿越造成的精神紊乱,还是某些排异类的后遗症,朱由检真正恢復神智,能够正常思考的时间,满打满算也不过才两天。
而此时,按照史料记载的时间推算,这皇位还能再坐七十八天。
面对眼前的必死之局,他必须给自己开闢出一条生路。
他计划的第一件事就是逃跑,可身临其境后才知道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皇帝,他能跑到哪去呢?
思前想后,或许只有南迁尚有一线生机,可这条路真的能走通吗?
自己一旦离开,本就低迷的士气將彻底瓦解,届时整个北方都將陷入混乱当中。
退一万步说,即便侥倖到了南京,顶著弃都而逃的污名怎么整合南方?如何號令群臣?又该怎么站稳脚跟?
如果不能打出像样的反击,依旧节节败退的话......
那些初现军阀苗头的各镇总兵、地方將领会彻底失去顾忌,届时就会摆脱自己的掌控,例如左良玉、刘泽清之流!
而且南明那帮人什么德行,他是知道的,一群只会爭名夺利的墙头草,实在靠不住,所以这条路只能做最后不得已的备选。
反观眼前形势,或许並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糟。
今天的京城,虽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但並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因为现在不一样了。
如今的崇禎,不再是那个刚愎自用、信息闭塞的崇禎!而是一个知道未来动向、开了上帝视角的崇禎!
所以他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对百官进行一次考察,再依照史料上的记载做出相应调整,虽说有些儿戏,但这是最稳妥且高效的办法。
你朱由检心绪难寧,说实话,他对这些搅动明末风云的人物心驰已久,忠臣良將,奸佞宵小,有些人让他意难平,也有些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今天,他將以大明王朝最高统治者的身份入局!
而这朝堂之上的袞袞诸公,註定会有人受到提前到来的清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