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难得的是,他对自己如此了解,又如此看重。

良久后,张宾终於开口,道:“世子之心,我已尽知,刚才失礼,言语冒犯,只为试探世子器量深浅,且欲行非常之事,需冒非常之险,我非惜身,只是则择主而事,关乎一生志业,不得不慎。”

见张宾话及於此,曹过顿时心中大定。

他整理了一下衣袍,而后对著张宾,躬身长揖,郑重道:“还请先生出山,助我。”

张宾看著眼前长揖不起的曹过,一时百感交集。

他多年等待,多方观察,或许等的就是这样一个机会,这样一个既有魄力野心,又有真诚与见识的明主,而那不遇高祖的慨嘆,今日或许真的到了改变的时候。

张宾深吸一口气,已然下定决心,他走到曹过面前,伸手將其扶起。

待到曹过立定,他才继续道:“世子既有安邦定国之志,又有洞察时势之明,更兼包容四海之量,我若再推辞,岂非辜负天意?亦辜负平生所学。”

曹过惊喜抬头:“先生答应了?”

张宾頷首,脸上露出真心的笑容。

曹过见状,难掩激动道:“我得先生,如鱼得水!”

张宾感受到曹过的激动,脸上的笑容又多了几分,但很快就镇定了下来。

然后,他便轻引曹过重新落座,自己也端坐於对面。

紧接著,张宾便进入状態,向曹过道:“我这有几句逆耳之言,需稟明世子。”

曹过此刻心情大好,別说几句,便是百句也听得进去:“先生但讲无妨。”

张宾不作沉吟,直接道:“其一,韜光养晦,世子如今虽有鄴酒之利,稍聚人望,但根基尚浅,羽翼未丰,当下洛阳局势虽微妙,但大体仍维持著平衡,世子仍需暗中积蓄力量,不可过早显露锋芒。”

曹过听后,深以为然,点头道:“先生所言极是,我亦有此意,故而经营產业,只为夯实根基。”

而后,张宾继续道:“其二,聚拢贤才,明制度,练精兵,此三事需同步进行,且务必隱秘。”

曹过再次点头,应道:“先生思虑周详,练兵之事,確需提上日程,还劳先生多多费心筹划。”

然后,张宾又说了广布耳目和结交盟友之谋划。

他一条条道来,思路清晰,谋划深远,顷刻间便勾勒出一幅宏伟蓝图,且极具可操作性。

至此,张宾才稍作停顿,道:“此四事,乃当前要务,其余细节,待至鄴城,详细了解情势后,再行细化。”

曹过听得心潮澎湃,不免讚嘆道:“先生大才,寥寥数语,便如拨云见日,令人豁然开朗。”

这一番长谈下来,让曹过顿时有了第一次见夏侯泽的感觉,专业的事情,果然要交给专业的人。

张宾今日之谋划,虽然大部分和他不谋而合,但已胜过他苦思冥想数月。

而张宾见曹过全然接纳,且並无丝毫疑虑,心中最后那点顾虑也没了。

两人交谈间,夕阳已大半没入蓬山之后,天际晚霞繽纷。

但院內的两人,却毫无倦意,就著渐起的暮色,又低声探討了诸多细节。

待到夜色已深,星斗满天。

曹过虽意犹未尽,但还是起身告辞,並约定三日后,两人一同启程,返回鄴城。

走出院门后,曹过抬头看向漫天星辰,瞬间充满了斗志。

而院內的张宾,在目送曹过离开后,径直回到屋內,铺开纸张,提笔蘸墨,开始將今日与曹过商议的要点逐一记录,然后继续扩展。

烛火下,他的眼神专注而明亮,沉寂多年的智慧与抱负,终於找到了倾泻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