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修那边打听郗鉴的消息需要时间,因为阮放和阮孚已经返回陈留。

曹过知道,陈留阮氏中,唯二人与郗鉴相交甚好,他们三人与兗州另外五位名士,在永嘉南渡后,时人称为兗州八伯。

他当下能做的,只能按下心绪,在洛阳城中静候回音。

案头挑选出的那些名刺,他也让韩光派人陆续探听了一番,大多確是泛泛之辈,並无值得深交之才。

这期间,曹过也习武练剑,翻阅典籍,偶尔也带著韩光去洛阳城中溜达一番,感受下千年前洛阳的繁华和喧闹。

如此过了两日。

这日午后,曹过刚在院中练完剑,正用布巾擦拭额角汗水,便见韩光快步从院外走来。

他手中並未持有预料中阮修的回信,但脸上神色却有些微妙。

韩光近前,递上一份颇为雅致的帖子,道:“世子,方才江宅遣人送来此帖,说是邀您明日一同出城踏青。”

“江统?踏青?”

曹过闻言,十分不解,带著疑惑伸手接过帖子。

他展开一看,纸上字跡清秀舒展,笔力內含,並非男子常见的雄健笔法,而是女子的娟秀。

曹过瞬间便明白了过来,这字跡他当然见过,同时脸上也露出了真切的笑容。

哪里是江统的邀请,分明是江渔到了洛阳,借其兄长之名发出的邀约。

曹过看著那些熟悉的字跡,问道:“送帖之人可还说了什么?”

韩光答道:“只说明日欲往城西赏春,听闻世子亦在洛阳,特遣人来邀,盼共赏春光。”

曹过將纸收好,心想,江渔倒是心思巧妙,既合礼数,又传达了心意,与之相交,总是这般令人舒畅。

“行,遣人去回復吧,便说多谢盛情相邀,我乃荣幸之至,明日定准时赴约。”

韩光应声而去。

曹过目送韩光远去,转而望向庭中的桃树,瓣簌簌而下,隨风舞动,好似春日里一场欢快的嬉戏,正如他此刻的心情。

翌日,天气极好。

碧空如洗,暖风和煦,正是踏青的好时节。

曹过换了一身青色常服,领缘与袖口处,以略深一等的青线勾出连绵的云气纹,针脚精致,却又不显张扬,腰间束一条浅色革带,带上缀著一枚青玉带鉤,用以固定,尚未及冠,则以青巾束髮,额前不见一丝乱发,更显乾净利落。

这一身青衫,使原本就仪容秀丽的曹过,此刻更添几分清贵,同时又应和了春日的踏青景致,风仪清爽。

待到一切准备停当,曹过登上马车,前往约定地点。

马车出得城门,远望青山如黛,近处洛水潺潺,两侧草色青青,野点点,已有不少士女游人正在踏青,其间笑语欢声,隨风四散,满是快意。

曹过下车不久,便见另一辆马车缓缓驶近停下。

车帘掀开,先是浅碧色的裙角轻轻拂过车辕,继而江渔便扶著侍女的手,轻盈步下马车。

她今日显然是为踏青精心装扮过,上身著一件桃粉色的交领上襦,色泽柔和,下系一条浅碧色间色裙,一眼望去,色如春水,与曹过衣衫颇为相配,行走间裙幅微漾,似有春水流动。

她的腰间繫著一条与上襦同色的粉丝絛,於侧畔轻轻垂下,末端缀著一枚玉环佩,隨著她的步伐微微晃动。

江渔头上青丝未作高髻,而是合乎未出嫁女子的仪制,將大部分秀髮挽於脑后,结成一股松垂的发束,以一根简单的玉簪固定,同时在发束间还巧妙地编入了一段浅碧色丝带,与周身色彩呼应,余下些许鬢髮贴於颊侧,更衬得她面容秀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