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顾盼之间,眸光清亮如水,见到曹过,唇角轻扬,笑意清浅。
江渔敛衽一礼:“世子果真信人。”
曹过眉眼带笑,还礼道:“佳人相邀,春色正好,岂敢不至?还要谢过江娘子惦记。”
江渔微微一笑,语带几分调侃,道:“世子前番在华林园中,连赋佳篇,力压群英,名声可是传遍了洛阳呢。”
曹过摇头轻笑:“一时侥倖,不足掛齿,倒是令兄,学问渊博,风评极佳,我仰慕已久。”
两人寒暄著,沿著洛水畔缓步而行。
侍女和韩光则默契地落后十余步,不远不近地跟著,既不影响曹过二人交谈,又能隨时听候吩咐。
春风拂面,带著春日芳香,远处还有孩童奔跑放著纸鳶,欢声笑语不绝。
两人见面后,似乎有聊不完的话题,他们聊起洛阳风物,聊起近日趣闻,也聊起诗文。
江渔学识不凡,每每发言,见解独到,又不失女子的细腻。
曹过与她交谈,如沐春风,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在小黄县之时。
行走间,路过一片桃林,开正艷,如云霞铺展。
江渔驻足观赏,眸中映著灼灼光,轻声道:“《诗经》有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此景此句,方觉贴切。”
曹过停下脚步,望著眼前海,心中微动,接口道:“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只是不知,这般春色,能留住几时。”
江渔眼波流转,侧首看他一眼,浅浅一笑:“且看眼前这片绚烂,何必先思及零落之时?”
曹过闻言一怔,隨即失笑:“江娘子说的是,是我想多了,美景当前,正当尽兴。”
两人相视一笑,继续前行。
而后再谈及人物风评,曹过心中记掛郗鉴之事,思及江渔並非寻常闺阁女子,便斟酌著开口,道:“不知江娘子可知郗鉴,郗道徽?”
他语声刚落,身旁的江渔侧首望来,有些讶然道:“世子竟也知郗先生?这倒是巧了。”
曹过脚步微顿:“江娘子此言何意?”
江渔浅笑道:“阿兄与郗先生乃是旧识,情谊颇深。”
“去岁阿兄返乡祭祖时,还曾特地去拜会郗先生,回来后还多次感慨郗先生志节高洁,学问渊深,非常人可及。”
曹过闻言,心头猛地一跳,他竟然未曾想起,《晋书·江统传》中確有记载:
“东海王越为兗州牧,以统为別驾……统举高平郗鉴为贤良,陈留阮修为直言,济北程收为方正,时以为知人。”
曹过心道,江统不仅与郗鉴相识,更曾举荐他为贤良,而自己捨近求远,先去寻阮修打听,一时却忘了江统这层关係。
思绪迴转,他不由得脱口道:“原来如此。”
江渔见曹过反应如此之大,虽不知具体何事,但见他神情认真,便也莞尔,道:“世子若对郗先生感兴趣,何不直接去问问家兄?”
曹过正愁阮修那边情况,此刻得此意外之喜,简直是柳暗明。
他心中大定,顺势拱手,道:“请江娘子代为引荐,允我登门拜访令兄,请教一二。”
江渔闻言,嫣然一笑,爽快应承下来:“这有何难?待我归家后便与阿兄说明,为世子安排便是。”
曹过再次拱手:“如此,多谢江娘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