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贾山伯遇祝英台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隨处满,东风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別有春。”
眾人听了,顿时如闻惊雷,怔立在原地。
几名麵皮薄的学子自愧弗如,连忙退下。而另外一些学子则是梗直了脖子,打死也不敢相信,此诗竟是贾璉这个紈絝子弟瞬息所作。
赵青石亦停下抚须之手,半晌,复杂地盯了贾璉一眼,点点头,转而看向聂贞儿。
“这位……”
聂贞儿回神道:“稟山长,在下姓聂。”
赵青石道:“聂公子听好。《论语》有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请以『学』为眼,作七言绝句一首,也是限时一炷香。”
聂贞儿踱步一阵,终於也凑出一首诗来,兴致勃勃道:
“十年灯下无人问,一日题名天下知。
不是寒窗孤影苦,哪得春风马蹄时。”
赵青石亦点点头,缓步走下阶来,在一眾书院弟子的簇拥中道:
“最后一题,请贾公子与聂公子二人共答。”
“老夫近日得友赠一上联『碧溪流水潺潺,洗尽古今学子面』。请二位一人对下联,一人解出其中深意。”
贾璉见聂贞儿暗暗以扇挠头,便知她一时之间並无下联,於是道:
“还请聂兄谦让小弟,允我先著一步。”
聂贞儿婉转一笑,面对贾璉,她竟有些露出女儿情態,轻声道:
“贾公子先请。”
贾璉思索片刻:“下联可为『青石坚心耿耿,磨成天地栋樑材』。
晚生以青石对碧溪,流水洗面,坚石磨材。不知山长意下如何?”
聂贞儿拍手道:“贾兄此联甚妙。青石对碧溪,既是书院景物,又暗含山长大名。流水坚石,以巧破力,以柔克刚,正喻了教书育人之道。”
贾璉含笑点头,深感默契,补充道:
“正是如此。学子如流水,山长似坚石。流水不腐,因有石阻而成瀑。坚石不孤,因有水绕而生韵。师生之道,相辅相成於此。”
赵青石听完二人一番谈论,瞭然爽朗地笑起来,抚掌道:
“好!好一个『坚石不孤,因有水绕而生韵』!老夫今日破例,收下你们二人入碧溪书院。
还望你们勤勉求学,再接再厉,不要辜负了今日之言啊!”
贾璉与聂贞儿对视一眼,都觉得欢喜非常,胸中长舒一口气。
於是,並肩入了书院,办妥一系列手续与学舍事宜。
聂贞儿在书院中化名聂真,与贾璉分到了一间学舍。
原本,每间学舍应为三人共住。
只是其余学子皆已有住所,而贾璉与聂真声称每晚课毕须归家尽孝,不能宿於书院。
於是,山长作主,將二人单独分在一间学舍,聊以作放置书籍,完成课业暂憩之所。
【叮——恭喜宿主进步一阶,进入碧溪书院。
获得奖励——书法精通。】
贾璉正与聂贞儿一同打扫学舍,忽而感到手腕有异常之力涌动。
贾璉隨意拾起一桿墨笔,在褶皱的宣纸上挥毫。
只见笔走龙蛇,时而笔锋如垂露春光,圆浑有力。时而笔锋如崩云裂石,似蕴千钧雷霆。
聂贞儿在一旁看得呆了,囁嚅道:
“贾兄……你可还有什么,是我未曾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