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一道圣旨
.....
內外文武官员,各加恩赏:
--四品以上赐緋袍、犀带,五品以下赐紵丝、白金;
--致仕老臣,遣使存问,年八十者加授荣禄大夫;
--边军將士,人赏银三两,冬衣一袭。
改元隆泰,大賚天下,与民更始。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钦此!
当刘三吾宣读完即位詔,朱允熥打好腹稿后高声开口,他今日要下属於他的第一道圣旨。
“在此之上,朕再加一条,废活人殉葬,改凡无子嗣者.....”
虽说朱允熥年幼无法亲政,一切政事皆由几位辅政大臣商討决议,最后让他批红和盖印,但这並不意味著他没有权利。
颁布詔令自无不可。
当然,后续还是得经过辅政大臣的商议通过才行。
可朱允熥登基后颁布的第一条詔令,却让满朝文武皆尽譁然,一个个目瞪口呆,不可思议的看著那高坐龙椅之上的新帝。
太祖皇帝重启殉葬制度,可这位隆泰帝,刚一登基就推翻,这可是大大的不敬。
虽说当年朱元璋下詔令时,许多官员都持反对意见,觉得这有违天理,过於残忍,但最终却依旧没成功阻止。
隆泰帝此刻废除,大部分朝臣心里是认可的,甚至那些家中有人在宫里为妃者,更是心跳加速,激动不已。
好好的活人,不殉葬那可太好了。
可这终归是大不敬之举,这位隆泰帝刚登基,屁股都还没坐稳,就改先帝遗志,真不怕被人攻訐吗?
当然,这个头没人敢开,甚至连那几个辅政大臣都被嚇得脸色铁青,不敢隨意开口。
两任皇帝,你站谁?
心里认可隆泰帝的詔令,你敢开这个口吗?
“陛下,臣认为不妥,殉葬制度乃太祖皇帝所定,不可轻改,还望陛下三思。”
当所有人都静謐无言时,朱允炆站了出来,直接跟朱允熥唱反调,甚至可以说是用朱元璋来攻訐隆泰帝了。
朱允炆这一开口,顿时吸引来许多惊诧的目光。
这让他心中飘飘然,还以为这些人是认同他的做法,却不知十个人有九个人心里都在吐槽:真是个蠢货,幸亏当初没有拥戴他为新帝。
真是一点察言观色的本事都没有,就算真想要藉此攻訐,你倒是指使个不起眼的官员啊,自己上,愚不愚蠢。
更何况,你难道不清楚这朝堂之上,有不少朝臣的女儿或姐妹就在这批殉葬名单中吗?
在这种敏感的事情上动嘴,非但捞不到半点好处,就连名声都得臭,甚至还会遭不少大臣的嫉恨。
夺嫡失败,陛下还封你为衡王,老老实实的当个瀟洒王爷不好吗,非得出来跳。
--------
[隆]
《周易·乾卦》: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隆取兴隆之意,象徵国家经济繁荣、军事强盛。
《尚书·禹贡》: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厥贡盐絺,暗含隆盛之世的赋税公平、物產丰饶。
政治寓意:强化中央集权、推动工商业发展。
[泰]
《周易·泰卦》: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喻君臣和谐、政局稳定。
《礼记·礼运》: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强调国力强盛却不失德治。
政治寓意:化解党爭、整顿吏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