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一道圣旨
朱允熥虽身材瘦小,但走向圜丘坛的步伐坚定有力,浑身上下都散发著非凡威势。
文武百官看著这样的新帝,不少原本灰暗无光的眼睛突然明亮。
威势源於心,看来这位陛下,比传闻中还要优秀几分。
相较於这位三殿下,那位二殿下的脚步便略显虚浮,显然年轻气盛,远没有他来的稳重。
甚至,某些歷经两朝,曾亲眼见过朱元璋登基的老臣,在这位三殿下身上见到了他的影子。
不由心中感慨,大明后继有人啊!
不过,当看到那立於祭坛之下的倨傲身影时,皆是有种忍不住吐他一脸內口痰的衝动,此乃与董卓曹操一样的窃国之贼。
人群中,朱允炆看著身著袞冕登上圜丘坛祭天的朱允熥,双拳紧握,指甲已然抠破掌心。
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命运竟给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原本他不屑一顾,根本不放在眼里的朱允熥,此刻竟然摇身一变,成了大明的第二位皇帝,而他却成了边角料。
何止朱允熥路过时没看他一眼,就连文武百官中绝大多数人都对他视而不见。
“皇爷爷,都怪你啊,驾崩的那么突然。”
“既然你有意將这大明江山交於孙儿,为何不在父王去世的第一时间立我为皇太孙,如此,便不会有今日之事了。”
朱允炆心中暗骂,將今日的失败与遭受的屈辱,全都归咎到朱元璋身上。
但凡带点脑子的都清楚,朱元璋临终时的那个『允』字就是朱允炆,可那有什么用,没实力你就只能被人欺负。
朱允熥自然不知道朱允炆心中想法,也没空管他,毕竟从始至终他都没將这位『建文帝』放在眼里。
此刻,他正在根据礼部官员的提点,完成告祭天地的流程。
流程繁琐,当彻底结束,前往奉天殿即位时,已然逼近晌午。
文武官员分列两旁。
朱允熥在朝臣的注视下一步步登上龙椅。
“臣等,参见陛下....圣躬万福!”
刚好踏足龙椅前方的朱允熥,在文武百官的山呼海啸中转身,龙袍飞舞,气势飞扬。
落座龙椅的剎那,朱允熥竟有些恍惚。
这,就是天下大位吗?
明明只是条宽大些,甚至坐著还有些硌屁股的椅子,但却给他一种江山尽在我手的感觉。
好似下方真的有山呼海啸,百姓欢腾,在庆贺他登基称帝。
不过想要坐稳这个位置,必然绕不过他那位亲舅老爷。
“蓝玉,你准备好了吗?朕可要开始发飆了!”
朱允熥止住思绪,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双手微抬的同时缓缓开口:
“眾卿,平身!”
当文武百官起身后,年逾古稀,头髮白的刘三吾出列,来到朱允熥下方,文武百官上方,一个小太监弯腰躬身,托举著一道圣旨递上。
这是即位詔,但和朱允熥这个皇帝没半点关係,全都是蓝玉等人敲定。
奉天承运皇帝,詔曰:
朕以渺躬,嗣守鸿业。仰惟太祖高皇帝櫛风沐雨,开基肇运;列圣相承,法度昭明,德泽广被。今大行皇帝龙驭上宾,神器不可久虚,宗庙社稷付託至重......兹於洪武二十五年九月二十五祇告天地、宗庙、社稷,即皇帝位。
惟怀永图,谨以新政布告中外:
一、法祖敬天,恪守《皇明祖训》,凡政事悉遵旧章,务在安民;
.....
六、整飭武备,严核边镇军实,修葺城池,以固疆圉。
大赦天下,咸与维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