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最强夫妻档吵架!你算GDP,我算人心!
空气,仿佛在瞬间被抽乾了氧气,变得稀薄而滚烫。
苏晴的声音,像一根冰冷的钢针,刺破了这洞房烛夜里最后一丝温情。她死死地盯著地上那张巨大的“五纵七横”规划图,那条由林晓东刚刚画下的、粗暴的、完全不合逻辑的红色线条,像一道狰狞的伤疤,烙在她的视网膜上,灼烧著她引以为傲的理智。
“林晓东,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著一种即將衝破临界点的颤抖。这不是疑问,是质问。
作为国投行风险评估模型的首席构建者,这张图上的每一条线,在她脑中都对应著一连串冰冷而精確的数字——投资回报率、货运量预测、沿线產业带动係数、债券本息偿还周期……那是她和她的团队,耗费了无数个日夜,建立起来的,一个近乎完美的、逻辑闭环的金融大厦。
而林晓东,她的丈夫,这个大厦的总设计师,此刻却亲手拿起了一把锤子,要砸掉这栋大厦最关键的承重柱!
“我当然知道。”林晓东没有回头,他的指尖依旧在那条红线上缓缓摩挲,仿佛在感受著它下面蕴藏的、不为人知的脉动。他的声音沙哑,却透著一种不容置疑的偏执。
“疯了……你一定是疯了!”苏晴快步走到他身边,蹲下身,手指几乎要戳到那条红线上,“这条线,它穿过的是什么地方?是秦巴山区、是武陵山腹地、是滇黔边界!这些地方,別说工业基础,连像样的县城都没几个!没有货运量,没有人流量,你告诉我,这条高速公路修给谁用?给山里的野猴子跑吗?”
她猛地抬起头,那双总是温柔似水的眼睛,此刻却像两簇燃烧的火焰,直视著林晓东。
“我们刚刚建立的『基建债券』体系,它的根基是什么?是信用!是让每一个购买债券的老百姓都相信,他们投资的项目,是能產生稳定收益的,是安全的!可你现在要干什么?你要把从香港骗来的、从老百姓牙缝里省出来的,整整上千亿的资金,扔进这么一个註定血本无归的无底洞里!”
苏晴的声音越来越激动,她一把抢过林晓东手中的那份债券风险评估报告,狠狠地摔在地图上。
“你看看!这是我刚签完字的报告!我们向全社会承诺,每一个项目都经过了最严格的经济效益评估!可你这条路,它能通过评估吗?它的投资回报率是负数!是灾难性的负数!一旦这个项目上马,债券市场就会立刻崩盘!我们会被愤怒的投资者撕成碎片!国家的金融信誉,会被你这个疯狂的念头,毁於一旦!”
她站起身,胸口剧烈地起伏著。这是她第一次,用如此激烈的方式,反对林晓东的决定。
因为这一次,他要摧毁的,是他们共同的“孩子”——那个他们呕心沥血,才刚刚搭建起来的,能够为这个国家持续“造血”的金融引擎。
林晓东终於缓缓地转过身,看著情绪激动的妻子。
他没有生气,也没有反驳。他只是平静地看著她,那目光里,带著一丝愧疚,和更深的、苏晴无法理解的悲悯。
“苏晴,你说的都对。”
他开口了,声音很轻,像是在承认一个无可辩驳的错误。
“用我们之前建立的模型来计算,这条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品。它不应该存在,它会拖垮我们的一切。”
苏晴愣住了,她没想到他会如此乾脆地承认。
“那你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模型,从一开始,就错了。”林晓东打断了她的话,他捡起地上的那份报告,却没有看上面的数字,而是將它翻到了背面,那一片空白。
“我们的模型,计算了钢铁、水泥、里程、车流量、gdp……我们计算了所有能用金钱量化的东西。”他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迴荡,带著一种沉重的、叩问灵魂的力量。
“但我们漏掉了一样东西。”
“我们漏掉了,人心。”
“人心?”苏晴皱起眉头,这个词,从林晓东这个极致的理性主义者口中说出,显得如此陌生,甚至荒谬。“人心不能当饭吃,人心也还不了债券的本息!林晓东,我们是在做国家级的战略规划,不是在写诗!”
“不,你错了。”林晓东摇了摇头,他走到阳台边,指了指远处那片依旧灯火通明的工地,又指了指他们脚下这片万家灯火的城市。
“我们为什么要建那座机场?为什么要建这张巨大的交通网?是为了让报表上的数字更好看吗?是为了让我们的gdp超过美国吗?”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101 看书网超便捷,?????????s??.???隨时看 】
“不全是。”
他转回头,目光灼灼地看著苏晴,那双深邃的眼眸里,燃起了一团滚烫的火焰。
“苏晴,我问你一个问题。我爸,一个在工厂干了一辈子的退休工人,他想从老家来沪市看我们,需要多长时间?”
苏晴被问得一怔,下意识地回答:“坐火车,三十六个小时,硬座。”
“没错,三十六个小时。”林晓东重复了一遍,声音里带著一丝无法抑制的痛楚,“三十六个小时,蜷缩在一个拥挤、嘈杂、空气污浊的车厢里。下车的时候,腿是肿的,腰是僵的。这就是我们国家,大多数普通人的出行现状。”
“我们修的路,我们建的机场,如果不能让他们回家的路,变得更短一点,更舒服一点。那我们建它,到底是为了谁?”
“你说的这条路,它沿线是没有工厂,没有货运需求。但它串联起了几千万,甚至上亿,被我们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遗忘在角落里的人!他们是留守的老人,是盼著父母回家的孩子,是无数个像我父亲一样,渴望走出来看看,却被交通所困的普通人!”
“为他们修一条路,在经济上,是亏损的。但在人心上,我们赚了。我们赚到了他们对这个国家的认同,赚到了一个民族最宝贵的凝聚力!这笔帐,我们的模型,算不出来!”
苏p晴彻底被震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