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首长的办公室里,那场决定了中国未来数十年金融走向的会议,最终在一种混杂著震撼、激动与敬畏的复杂情绪中结束。

林晓东没有在京城久留。

对他而言,无论是撬动千亿港资的bot模式,还是构建国家金融新引擎的债券市场,都只是图纸上的线条,是通往最终目標的工具。

而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那座“永久性结构”,即將迎来最关键的“竣工验收”。

……

一个月后,十八號,宜嫁娶,宜动土。

没有盛大的排场,没有豪华的车队,甚至没有一件洁白的婚纱。

林晓东和苏晴的婚礼,就在京城一家不对外营业的招待所里,低调得像一场內部的技术研討会。

来宾不多,但任何一个名字说出去,都足以让整个中国的基建领域抖三抖。

周明首长亲自担任了证婚人。他看著眼前这对同样穿著朴素中山装的璧人,脸上是发自內心的欣慰和欣赏。

“我今天,不是以一个领导的身份站在这里。”周明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带著他特有的、能鼓舞人心的力量,“我是以一个长辈,一个战友的身份,来见证我们国家两个最宝贵的『国宝级』工程师,组成一个全新的、更坚固的『结构』!”

台下响起一阵善意的、会心的笑声。

“过去,你们是搭档,是战友。你们联手,在大瓦山顶住了冰雪,在鲁菲吉河驯服了洪水,在虹桥机场碾碎了外国人的傲慢,在东海之滨构想了创世纪的蓝图!”

“从今天起,你们是夫妻。我希望,你们能把这份在工作中形成的默契、信任和支持,带到生活中去。你们不仅仅是在组建一个小家庭,你们是在为我们国家未来的超级工程,打造一个最稳固、最可靠的『后方指挥部』!”

“我批准你们这个『终身制项目』,即日启动,永不竣工!”

周明的话,引来了满堂喝彩。

钱文德教授和徐光耀主任坐在第一排,看著台上这对年轻人,感慨万千。他们想起了几年前,林晓东刚刚来到清华,那个时候,他还是个浑身是刺、不按常理出牌的“野路子”。而现在,他已经成长为需要他们仰望的、真正的国家栋樑。

林晓东的父母,也在台下情难自抑。王秀琴早已哭成了泪人,她紧紧地拉著苏晴的手,嘴里不停地念叨著:“好孩子,好孩子……我们家晓东,脾气又臭又硬,一门心思都在他那些铁疙瘩上,以后,就要辛苦你了……”

苏晴反手握住她的手,眼眶也有些湿润,她轻声说:“妈,您放心。他有他的战场,我会守好我们的家。”林国强则重重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这个沉默寡言的男人,千言万语,只化作了四个字:“好好待她。”林晓东重重地点头。

苏晴的父母也从山东远道而来,两位知书达理的老人显得更为內敛。苏母是医生,她心疼地看著女儿消瘦的脸庞,又对林晓东温和地嘱咐:“晓东,你们年轻人为国家拼搏是好事,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定要互相照顾好。”

而当了一辈子老师的苏父,则用一种欣赏的目光看著这对新人,欣慰地说道:“志同道合,是夫妻,更是战友。很好。”

他拿起那支红色的记號笔,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他不再犹豫,俯下身,在那张代表著国家最高战略、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五纵七横”规划图上,决绝地,画下了一条全新的、粗壮的、纵贯南北的血色长线!

这条线,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切开了原有的规划逻辑。它没有去迎合任何一个繁华的经济中心,反而固执地串联起了那些在地图上几乎被遗忘的、贫瘠的、交通闭塞的中小城市和县城!

“晓东,你疯了?!”

一个带著睡意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苏晴不知何时已经醒了,她赤著脚走到他身后,目光死死地钉在那条刺眼的红线上。作为规划的深度参与者,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条线意味著什么。

“这条线……它穿过的全都是未开发地区,没有工业,没有货运需求!”苏晴的声音因震惊而有些颤抖,“它的经济效益会是负数!我们刚刚建立的债券模型,根本无法支撑这样的项目!这会拖垮整个计划的!”

林晓东没有回头,他只是伸出手,轻轻抚摸著图上那条崭新的、滚烫的红线,声音沙哑,却带著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

“苏晴,你说的都对。按我们原来的算法,这条路,是个无底洞,是彻头彻尾的失败品。”

他缓缓转过身,看著自己的妻子,那双深邃的眼眸里,不再只有冰冷的计算和谋略,而是燃起了一团滚烫的、属於人的火焰。

“但我们之前的算法,错了。我们只计算了货物、资本、效率……却忘了计算一样东西——人心。”

他的目光落回那张图纸,仿佛看到了他父亲那张饱经风霜的脸,看到了千千万万在拥挤车厢里,盼著回家的疲惫身影。

“我们建的路,如果不让我们父母回家的路,变得更短、更平坦,那我们建它干什么?我们为国家爭取来的战略机遇,如果不能变成普通人能感受到的幸福,那这一切的意义又在哪里?”

他走到苏晴面前,握住她冰凉的手,那双映著整个国家版图的眼眸里,此刻也清晰地映著她的身影,和一个全新的、更加宏大的梦想。

“我想……让『回家』,成为这个国家,最简单、最温暖的一件事。”

没有繁琐的仪式,没有交换昂贵的钻戒。

林晓东只是將那枚用“骨气一號”样品亲手打磨的、漆黑如墨的戒指,再一次,郑重地套在了苏晴的无名指上。

那枚戒指,在招待所朴素的灯光下,反射著冰冷而坚硬的光。它不璀璨,却比任何钻石都更永恆。

它代表的,是一个男人,能给出的,最硬核、最无法撼动的承诺。

而苏晴拿出的,是一枚用同样材质,由她亲手设计的,造型略显纤细的女款戒指。

当两枚代表著“坚不可摧,永不磨损”的戒指,戴在彼此手上时,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婚后的新房,就是苏晴半年前画出的那张图纸的完美復刻。

三室两厅,南北通透,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工程师特有的理性美感和对生活品质的极致追求。

然而,洞房烛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