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过站时间:1小时25分10秒】

【拥堵指数:9.2(严重)】

【旅客迷失率:17%】

“不可能!”庄为民失声喊道,“我的设计里,有最清晰的標识系统!怎么可能会有百分之十七的人迷路!”

“庄老,您忽略了一个问题。”林晓东的声音,像一把冰冷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问题的核心,“当一个空间过於宏大时,人的方向感和对距离的感知,会自然地被削弱。您的『殿堂』,美学上是震撼的,但在心理学上,它会给旅客带来巨大的、无形的压迫感和焦虑感。在那种状態下,再清晰的標识,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庄为民的嘴唇开始哆嗦,他死死地盯著屏幕上那些拥堵的红点和迷失的灰点,他引以为傲的宏伟设计,在这些冷冰冰的数据面前,变成了一个精致、华丽、但却会吞噬人的时间和耐心的迷宫。

“现在,看二號方案。”

苏晴清空了模型,载入了林晓东那个简单的“海星”平面图。

同样的时间,同样数量的旅客光点,涌了进来。

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

所有的光点,进入建筑后,没有丝毫的停顿和迷茫,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引导著,迅速匯入中央的安检和商业核心区。这里的空间被压缩,但动线却被优化到了极致。光点们像溪流一样,顺滑地通过,几乎没有形成任何拥堵。

通过核心区后,它们被均匀地分流到五个独立的登机指廊。由於五个指廊的长度完全一样,且距离最短,几乎所有的光点,都在极短的时间內,到达了各自的目的地。

屏幕角落里的数据,最终定格。

【平均过站时间:19分45秒】

【最长过站时间:28分05秒】

【拥堵指数:1.5(流畅)】

【旅客迷失率:0.1%(可忽略)】

整个办公室,死一般的寂静。

高建国已经看得目瞪口呆。他第一次如此直观地,看到一个“设计”是如何影响成千上万人的。

庄为民的身体,在微微地颤抖。他看著屏幕上那个流畅得如同艺术品般的客流图,再看看自己那张被数据判定为“灾难”的宏伟蓝图,他一生的骄傲和信仰,在这一刻,被彻底击碎了。

他败了。

败给的不是另一个设计师,而是败给了一种他从未接触过,甚至无法理解的,名为“数据”和“算法”的思维方式。

“庄老,您看。”林晓-东走到他的身边,声音里没有胜利者的炫耀,反而带著一丝尊重,“您设计的『殿堂』,是给神住的。而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给人用的地方。”

“对人性最大的尊重,不是给他们一座需要仰望的宫殿,而是给他们一条不用思考,就能走回家的路。”

林晓东转过身,关掉了投影仪。办公室,重新恢復了光亮。

他看著墙上那个简单的“海星”,对苏晴说道:“这个模型,还是太粗糙了。下一步,把行李分拣系统的数据加进去。我要看到,当一条行李传送带发生故障时,整个系统的冗余和自愈能力,极限在哪里。”

他仿佛已经忘记了庄为民的存在,他的思维,已经跳到了下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上。

庄为民缓缓地,颓然地,坐倒在椅子上。他看著自己桌上那副画得无比精美的水彩效果图,那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此刻在他的眼里,是那么的刺眼,那么的苍白。

许久,他才抬起头,用一种沙哑的、几乎听不清的声音,问出了一个问题。

“那个……能模擬人流的……东西,叫什么?”

苏晴看了林晓东一眼,见他没有反对,才轻声回答:“它还没有正式的名字。不过,林工私下里,叫它『盘古』系统。开天闢地,重定规则的『盘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