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让每一位风尘僕僕的归人,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內,找到回家的路”,如同一根无形的针,刺破了庄为民用艺术和宏伟构筑起来的华丽气球。

空气,在这一瞬间凝固了。

高建国张著嘴,看看墙上那个简陋的“海星”,又看看桌上那副金碧辉煌的“宫殿”,大脑彻底宕机。他本能地觉得庄老的设计更符合一个“大国门面”的想像,但林晓东的话,却又像一把锤子,重重地敲在了他內心最朴素的情感上。

是啊,机场再漂亮,要是让旅客在里面晕头转向,走断了腿,那又有什么用呢?

“巧言令色!”庄为民的脸色,由白转红,再由红转青。他那儒雅的学者风度,在这一刻被彻底撕碎,取而代之的,是被人触及灵魂深处信仰时的愤怒。

“林总工,你这是在偷换概念!”他指著林晓东,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你把建筑简化成了冰冷的数学公式!你这是在取消建筑的文化属性,磨灭它的精神价值!”

“长城,是为了追求效率吗?故宫,是为了方便人流吗?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建筑,哪一个不是在用宏伟的体量和不计成本的艺术追求,来彰显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气魄?!”

“你那个海星,它有灵魂吗?它能向世界传递什么信息?除了告诉別人我们是一个精於计算的民族,它还能剩下什么?!”

这位建筑界的泰山北斗,几乎是將自己一生的学术尊严,都押在了这场辩论上。他相信,艺术和美,是能战胜一切的。

林晓东静静地听著,没有反驳。

他只是等到庄为民因为激动而喘息的间隙,才缓缓转过身,看向一直站在旁边,默不作声的苏晴。

“苏晴,准备好了吗?”

“隨时可以开始。”苏晴点点头,语气平静,仿佛接下来要展示的,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匯报。

她走到墙边,將一台看起来很笨重的、由几台电脑主机连接起来的设备上的开关,按了下去。设备发出嗡嗡的低鸣,墙上那张巨大的白纸,瞬间被一道明亮的光束照亮。

一台老旧的、经过改装的投影仪,將电脑屏幕上的画面,投射了上去。

那是一个在当时看来,极其简陋,甚至有些可笑的二维图形界面。无数线条和色块,构成了一个建筑的平面图。

庄为民愣住了。他不知道这两个年轻人,又在搞什么玄虚。

“庄老,您是建筑设计领域的泰斗,而我,只是一个搞工程的。”林晓东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响起,“我们爭论美学,我必输无疑。所以,我们今天不谈艺术,我们只谈,您刚才提到的——人。”

他对著苏晴,下达了指令。

“载入一號方案,『华夏殿堂』。”

苏晴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著。很快,投影画面上的平面图,变成了庄为民那副“现代宫殿”的简化版。中轴对称,殿宇宏伟,连廊曲折。

“现在,我们假设,这是建成后的东海机场。时间,上午九点,国际航班抵达高峰期。”苏晴的声音,像一个冷静的解说员,“模擬开始。”

隨著她敲下回车键,奇特的一幕发生了。

数以千计的、代表著旅客的彩色小光点,从平面图的入口处,潮水般涌入。

它们一开始,还算有序。但很快,问题就出现了。

在巨大的、空旷的中央大殿里,许多光点开始无序地游走,仿佛迷失了方向。代表著安检和海关的区域,光点迅速堆积,很快就变成了刺眼的红色,这意味著严重的拥堵。

“这……这是什么?”庄为民皱起了眉头。

“这是我们基於元胞自动机理论,建立的客流仿真模型。”苏晴头也不回地解释道,“每一个光点,都拥有独立的寻路逻辑和行为模式。我们赋予了它们不同的目的地、不同的行走速度,甚至模擬了他们迷路、问询、去洗手间等隨机行为。”

屏幕上,情况越来越糟。

通往各个登机区的漫长连廊,成了新的噩梦。许多光点在里面来回折返,一些光点甚至在中途就停止了移动,变成了灰色——这代表旅客因为步行距离过长,而选择在中途休息,大大增加了滯留时间。

屏幕的角落里,几个关键数据在疯狂地跳动著。

【平均过站时间:45分30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