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盘古系统一出,泰斗当场拜师!
“盘古……开天闢地,重定规则……”
庄为民反覆咀嚼著这个名字,每一个字,都像一块万钧巨石,砸在他的心坎上。
他一辈子都在研究斗拱的承重,屋檐的曲线,空间的意境。他以为自己触摸到的是建筑学的灵魂,是华夏文明的脉络。
可今天,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用一堆他看不懂的机器和一堆闪烁的光点,告诉他,他所有的追求,可能都错了。
灵魂?脉络?
在绝对的效率和冷酷的数据面前,这些东西,脆弱得像一层窗户纸。
他输了。
输得比刘建军更彻底。
刘建军输掉的,只是一场技术比武,是他个人的前途和华北院的声誉。
而庄为民输掉的,是他穷尽一生构建起来的,关於建筑、关於美、关於“人性化”的整个理论体系。
那座“华夏殿堂”,是他毕生功力的结晶,是他准备用来封笔的、献给这个时代的纪念碑。
可现在,这座纪念碑,在“盘古”系统面前,被证明是一个华丽的、低效的、甚至会给使用者带来困扰的“迷宫”。
他一直强调的“人性”,在林晓东那句“让归人最快找到回家的路”面前,显得如此的空洞和虚偽。
什么才是对人最大的尊重?
是给他一座需要仰望的艺术品,还是给他一个不用思考就能轻鬆使用的工具?
庄为民的大脑,陷入了一片前所未有的混乱。
“林工……不,林总指挥。”
庄为民的声音,沙哑得像是从生锈的铁管里挤出来的。他缓缓站起身,走到墙边,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想要触摸那片被投影仪照亮、仿佛蕴含著无穷奥秘的白纸。
可他的手,在半空中停住了。
他不敢。
他怕自己一碰,那个由数据构成的、完美运行的世界,就会像泡沫一样破碎。
“您这个……『盘古』系统,它……它还能做什么?”
他放弃了自己所有的尊严,用一种近乎学生请教老师的语气,小心翼翼地问道。
林晓东看了苏晴一眼。
苏晴心领神会。她没有说话,只是再次坐回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出一连串复杂的指令。
“除了常规客流,我们还可以模擬极端情况。”
苏晴的声音响起,冷静而专业。
“载入三號方案,『海星』,模擬突发火情。”
话音刚落,投影画面上,代表“海星”航站楼的其中一个指廊尽头,突然出现了一个不断扩大的、代表著火灾和浓烟的红色区域。
几乎在同一时间,整个建筑平面图的照明系统,瞬间切换了模式。所有通往安全出口的路径,被绿色的、动態的箭头清晰地標示出来。
而那些代表旅客的光点,在接收到火警信號后,行为模式立刻改变。它们不再前往登机口,而是以最快的速度,沿著绿色箭头的指引,奔向最近的安全出口。
整个过程,流畅得令人窒息。
没有混乱,没有拥堵,没有一个光点走错方向。
屏幕的角落里,数据再次跳动。
【全员疏散预估时间:8分12秒】
【疏散过程拥堵指数:2.1(轻微)】
“这……”高建国已经彻底看傻了,“这连消防疏散都能算出来?”
“这只是第一步。”苏晴继续说道,“『盘古』系统在侦测到火情后,会立刻接管航站楼的消防系统、通风系统和信息广播系统。它会自动关闭火区的防火捲帘门,开启排烟通道,同时用多国语言,向不同区域的旅客,播报最优的疏散路线。”
“接下来,载入四號方案,『华夏殿堂』,模擬同样位置的突发火情。”
画面切换。
当火情在“华夏殿堂”那曲折漫长的连廊尽头出现时,灾难发生了。
由於空间结构复杂,路径过长,旅客光点立刻陷入了巨大的混乱。许多光点因为无法在短时间內找到出口,被代表浓烟的红色区域吞噬,变成了代表“伤亡”的黑色。
中央大殿那宏伟的空间,此刻成了最致命的陷阱。四面八方的逃生人流匯集於此,瞬间形成了严重的踩踏式拥堵。
最终的数据,触目惊心。
【全员疏散预估时间:超过30分钟(无法完成)】
【预估伤亡率:22%】
“砰!”
庄为民手里的那捲水彩效果图,掉在了地上。
他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踉蹌著后退了两步,靠在了墙上,面无人色。
如果说,之前的客流模擬,只是击碎了他的骄傲。
那么此刻的火灾模擬,就是彻底摧毁了他作为一名建筑师的良知。
他设计的,不是一座殿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