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积月累,年復一年,大自然自己,就会帮我们把这个人工岛『淤积』出来!”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所有专家,都目瞪口呆地看著黑板上那副匪夷所思的草图。

这……这是在驯服长江?是在给东海龙王,立规矩?

“荒谬!”沉默了许久,那位地质专家终於忍不住开口,“林总工,你的想法很有创造力,但是……完全违背了泥沙运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泥沙的沉降是一个极其复杂和隨机的过程,你怎么可能控制它?你设计的那些导流堤,一场颱风过来,就全完了!”

“是啊,林工。”海洋专家也附和道,“更何况,这种自然淤积,速度太慢了。等到它淤积出五十平方公里的陆地,可能需要一百年!我们等不起!”

质疑声四起。

这些国內最顶尖的大脑,都无法接受这种近乎玄学的理论。

“谁说,我们要等一百年?”林晓东突然笑了。

他走到那台巨大的河工模型试验台前,对著操作人员下达了一个指令:“启动水流,模擬长江汛期最大流量。同时,开启潮流发生器,模擬天文大潮。”

“嗡——”

巨大的水泵开始轰鸣,清澈的水流,瞬间变成了浑浊的黄色,模擬著汛期的长江水,咆哮著冲向入海口。同时,试验台的另一端,波浪发生器也开始工作,掀起一阵阵模擬著潮水的波浪。

整个沙盘,瞬间变成了一片小型的、狂暴的海洋。

“现在,把我们准备好的『催化剂』,加进去。”林晓东下达了第二个指令。

只见几个工作人员,抬著几桶白色的粉末,均匀地撒入了上游的水道中。

就在那白色粉末融入水流的瞬间,奇蹟发生了!

浑浊的黄色江水中,那些原本悬浮著的、细小的泥沙颗粒,仿佛突然被赋予了磁性一般,迅速地、不可思议地,开始互相凝聚、抱团,形成一个个更大的、肉眼可见的絮状沉淀物!

这些絮状物的比重,远大於单个的泥沙颗粒。

它们隨著水流来到入海口,刚刚遇到潮流的顶托,流速一放缓,便立刻成片成片地、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沉降了下去!

原本需要几十个小时才能完成的自然沉降过程,在这一刻,被缩短到了几分钟!

整个试验台前,一片死寂。

所有专家,都像被施了定身法一样,死死地盯著沙盘里那正在以肉眼可见速度淤积起来的“陆地”。

“这……这是什么?”钱文德教授推了推眼镜,声音都在颤抖。

“一种高分子絮凝剂。”苏晴平静地在一旁解释,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是我根据林工提供的分子式,和化工院的同事们,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合成出来的。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破坏泥沙颗粒表面的电荷平衡,让它们强行『拥抱』在一起。”

“我们不只是在『引』沙,我们还在『造』沙。”林晓东接过话头,他的声音,在轰鸣的水声中,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有了这种『催化剂』,我们就能把自然淤积的速度,提高一百倍!长江,就变成了我们的『3d印表机』。长江里的泥沙,就是我们的『墨水』。我们想在哪里列印出一块陆地,就能在哪里列印出来!”

钱文德看著林晓东,又看了看旁边一脸平静的苏晴,他忽然觉得,自己过去几十年建立起来的科学观,正在被这两个年轻人,用一种他无法理解的方式,彻底碾碎,然后重塑。

“那……那地基的强度问题呢?”地质专家还不死心,提出了最后一个疑问,“就算淤积起来了,那也还是一堆烂泥,怎么解决固结和承载力的问题?”

林晓东笑了。

他指著那片正在快速形成的“新大陆”,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头皮发麻的话。

“谁说,我们要等它自己固结?”

“下一步,准备好我们的『骨气一號』。我们一边列印,一边给它……打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