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归来仍是少年?不,是国家栋樑!
那场五百吨的极限豪赌,像一把烧红的烙铁,將所有质疑和轻蔑,彻底从鲁菲吉河畔抹去。法国人的停工令,成了一张被塞进垃圾桶的废纸。整个工地,被一股钢铁般的意志贯穿。再也没有人怀疑,再也没有人怠惰。林晓东的蓝图,成了所有人唯一遵循的圣经。“土法炼钢”的奇蹟,每天都在上演。
一座座土窑拔地而起,雪白的生石灰源源不断地运往工地。北岸那片曾经让法国人绝望的残积土,在剧烈的化学反应和重锤的夯击下,被强行改造成了一整块坚不可摧的人造岩石。浇筑,开始了。
混凝土搅拌机二十四小时不停地轰鸣,如一颗永不疲倦的心臟,为这座大桥输送著血液。
朱马带著他的工人们,彻底唤醒了这片土地上最原始的生命力。他们用歌声来协调抬起钢筋的节奏,用號子来统一浇筑混凝土的步伐。
汗水浸透了他们的皮肤,与红色的泥土混在一起,让他们看起来就是一群从大地深处走出的赤色战神。
学生们也完成了最后的蜕变。鲁平不再是那个只会凭蛮力干活的愣头青。他成了现场施工的总调度,脖子上掛著一个破旧的望远镜,手里拿著对讲机,吼声传遍整个工地。“a区钢筋笼偏位五公分!吊车慢一点!慢一点!你想让林教授扒了你的皮吗!”他骂人的样子,已经颇有几分林晓东的影子。
陈浩的“战地实验室”,则成了整个项目的“大脑保险丝”。他不仅负责所有材料的配比和强度测试,还真的搞出了一套“鲁菲吉河水文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他用一个笔记本和几台简陋的仪器,竟然能提前六个小时,预测出上游一场暴雨可能对河床造成的冲刷深度,误差不超过十公分。这个成果,让后来前来考察的坦尚尼亚水利部专家目瞪口呆。
而李小雨,则成了整个工地的“大內总管”。她手里那本已经卷了边的笔记本,记录著从每一车砂石的进场时间,到每一个工人的出勤和健康状况。她用最笨的办法,建立起了一套让所有人都信服的后勤保障体系。
谁家的孩子病了,她会第一时间安排车辆送去镇上的医院;谁的工伤补贴没发对,她会拿著算盘和卡尔凡据理力爭。她的话不多,但只要她出现在工地上,所有人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心安。她和林晓东之间,保持著一种默契的、职业化的距离。
她会把所有报告准备得尽善尽美,会把所有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但再也没有过那碗深夜的麵条,再也没有过那件补好的衬衫。她把所有的崇拜和少女心事,都藏在了那份严谨的工作里。
时间,在混凝土的凝固中飞速流逝。半年后。当最后一车混凝土浇筑完成,鲁菲吉河大桥,这座凝聚了无数血汗和智慧的钢铁巨龙,终於跨越天堑,將两岸紧紧连接在一起。
通车仪式那天,整个坦尚尼亚都轰动了。总统亲临现场剪彩,黑压压的人群从四面八方涌来,將河岸挤得水泄不通。他们看著那雄伟的桥身,看著桥面上飞驰而过的汽车,脸上的表情,如同见证神跡。
朱马穿著一身崭新的衣服,胸前掛满了不知从哪儿弄来的勋章。他站在林晓东身边,激动得满脸通红,黝黑的皮肤下,血管都在賁张。他用力地拥抱了一下林晓东,这个坚硬了一辈子的老人,眼眶里全是泪水。“林教授,我的朋友!鲁菲吉河会永远记住你的名字!”林晓东拍了拍他的后背,心里也百感交集。是时候,回家了。
……
bj,初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