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飞机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走出舱门的那一刻,闻著空气中熟悉的、略带乾燥的气息,所有人都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没有欢迎的横幅,没有喧闹的记者。只有几个学校和单位派来的同志,低调地接过了他们满是尘土的行李。

一场盛大的毕业典礼,正在等待著他们。礼堂里,坐满了穿著学士服的年轻脸庞。当校长念到“鲁平、陈浩、李小雨……”等人的名字时,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们不仅仅是毕业生,他们是英雄。

他们穿著崭新的学士服,依次走上台,从校领导手中接过那本沉甸甸的毕业证书。他们的皮肤依旧黝黑,眼神却比半年前坚毅了无数倍。那是被非洲的烈日炙烤过,被鲁菲吉河的洪水冲刷过,被一场场硬仗磨礪出来的眼神。

典礼结束,是离別的时刻。

“林老师!”鲁平红著眼睛,给了林晓东一个熊抱,“我……我被分到铁道部大桥局了!下个月就去报到!以后,我也要像您一样,建一座属於我自己的大桥!”“好好干。”林晓东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林教授,这是我根据鲁菲吉河项目数据写的论文,关於残积土地基化学加固的量化模型,您……您帮我看看?”陈浩推了推眼镜,递过来厚厚一叠稿纸。身边的几个同学都在为他收到保研的通知而欢呼著。“你的东西,不用我看。”林晓东笑著把稿纸推了回去,“我相信你。”

最后,是李小雨。她走到林晓东面前,立正,然后,对著他,深深地鞠了一躬。“林教授,谢谢您。”她的声音平静而郑重,“这半年,是我这辈子最宝贵的一课。我……我要回南方了,分到了省交通规划院。”

她抬起头,脸上带著一抹释然的微笑。那笑容里,没有了当初的羞涩和躲闪,只有坦荡和感激。“您和苏晴姐……要好好的。”林晓东的心,被什么轻轻触动。他点点头:“你也是。一路顺风。”

看著学生们一个个奔赴天南海北,奔赴他们崭新的未来,林晓东的心里,既有欣慰,也有一丝难以言说的空落。他送走了所有人,一个人,慢慢地走在黄昏的校园里。他没有回家,而是下意识地,朝著那栋熟悉的实验楼走去。他知道,她一定还在那里。果然,顶楼那间办公室的灯,还亮著。

他推开门。苏晴正伏在桌上,对著一张复杂的图纸,眉头紧锁。她瘦了,脸色有些苍白,桌边的咖啡杯里,是早已凉透的咖啡。听到开门声,她抬起头。四目相对。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他看著她,她也看著他。千言万语,堵在喉咙里,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那通不欢而散的电话,那句被掛断的忙音,像一根看不见的刺,横亘在两人之间。

最终,还是林晓东先动了。他走到她面前,从口袋里,摸出一个用手帕小心翼翼包著的东西,轻轻地放在了她的图纸上。是一块石头。一块黑色的、亮晶晶的石头,上面有天然形成的、像星星一样的斑点。“这是……什么?”苏晴的声音有些沙哑。“朱马说,这是鲁菲吉河底的『星星石』,能带来好运。”林晓东的声音很低,“我挑了最好看的一块。”

苏晴看著那块石头,又抬起头看著他。看著他被晒得黝黑的皮肤,看著他眼角新增的几道细纹,看著他身上那股洗不掉的风尘僕僕。她的鼻子一酸,眼泪几乎夺眶而出。他没有说“对不起”,也没有解释任何事情。他只是用这种最笨拙、最直男的方式,告诉她,在遥远的非洲,他心里,一直有她。

林晓东看著她泛红的眼眶,心里一阵绞痛。他想起了那通电话,想起了自己那句愚蠢的“我们不是搭档吗”。他伸出手,想像以前一样,揉揉她的头髮,却又有些迟疑地停在了半空中。许久,他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沙哑地,小心翼翼地,问出了那句迟到了半年的问题。“苏晴……”“你……累不累?”

这句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问候,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苏晴所有紧绷的闸门。她再也忍不住了。眼泪,无声地,大颗大颗地,从脸颊滑落,砸在那张画满了精密线条的图纸上,晕开一片模糊的水渍。她没有回答。只是站起身,绕过桌子,走到他面前,將自己的头,深深地埋进了他那並不宽阔、却让她感到无比安心的怀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