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顛覆式教学:看见看不见的东西
上周林晓东的“血的教训”和“责任、生命、永恆”宣言,如同一场风暴,席捲了整个土木工程系。短短一周,关於林晓东传奇事跡和“硬核教学”的討论,迅速成为清华校园最热门的话题。所有人都渴望知道,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教授,究竟会如何培养他们口中那种“立体、动態、前瞻性”的工程师思维。
当林晓东再次走进201教室时,这里依然座无虚席,甚至比上次更加拥挤。学生们眼中不再只有单纯的崇拜,更多了一份被激发出的求知慾和跃跃欲试的兴奋。
“各位同学,上周我提到了工程师的职责,是对每一条生命负责。”林晓东站在讲台中央,声音沉稳有力,“今天,我们来谈谈如何做到这一点。怎么培养那种立体、动態、前瞻性的思维模式?”他目光掠过一张张求知若渴的脸,最后落在教室角落的苏晴身上。
苏晴今天依旧安静地坐著,但她的眼神却比任何人都专注。她能感受到林晓东身上那种蓄势待发的力量,那是他將理论付诸实践,將理念化为行动的决心。她微微扬了扬下巴,那是一个只有他们两人才懂的信號——“放手去讲吧,我支持你。”
林晓东收回目光,整个人的气场为之一变。如果说刚才他是严厉的导师,那么现在,他更像一个准备分享独门秘籍的老师傅。“很好的问题。”他讚许地看向某个提问的学生,“我不会告诉你们去多看书,多做题,那是你们教授该乾的活。”台下响起一阵轻笑,紧张的气氛缓和不少。连一直板著脸的系主任徐光耀,嘴角都忍不住抽动了一下。这小子,还真不按套路出牌。
林晓东没有笑,他走到讲台边,拿起一支学生放在桌上的自动铅笔,在指尖转了两圈。“你们想成为优秀的工程师,第一步,不是学会建造,而是学会……拆解。”
“拆解?”学生们面面相覷,满头雾水。“对,拆解。”林晓东的目光落在前排一个男生身上,那男生下意识握紧手中的笔。“同学,你这支笔很精致,多少钱买的?”那男生愣了一下,下意识回答:“十多块。”
“好,十多块。”林晓东掂了掂手里的笔,语气平静,却带著不容置疑的深意,“现在我问你,这支笔有多少个零件组成?笔桿为什么用金属而不是塑料?笔握的地方为什么要加一层软胶?笔夹的弹性极限是多少?连续按压一万次,是里面的弹簧先断,还是卡扣先磨损?”
一连串的问题,如同连珠炮般砸向那个男生,把他问得哑口无言,脸涨得通红。整个教室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番话震住了。一支普普通通的笔,在他们眼里只是个写字工具,可在林晓东眼里,却变成了一个复杂的工程系统。
“你们想设计百年大桥,就要先搞懂你坐的这张椅子为什么会晃。你们想挖通最复杂的隧道,就要先研究明白宿舍里那台旧风扇的扇叶为什么转起来有噪音。”林晓东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如同晨钟暮鼓,振聋发聵。“从今天开始,把你们身边所有能拆的东西,都给我拆一遍!闹钟、滑鼠、键盘、收音机……拆开,看懂,再给我原样装回去!”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笑意。“当然,装不回去是常有的事。我拆的第一台收音机,最后就多出来三个零件,为此我爸追著我打了半条街。”
“哈哈哈……”台下爆发出哄堂大笑,气氛彻底热烈起来。原来这个传说中的工程大神,小时候也这么“皮”。这让他瞬间从神坛走下,变得亲近而真实。
笑声过后,林晓东的神情重新严肃起来。“笑完了,记住我的话。当你们不再把一个物品看成一个整体,而是看成一堆零件、一堆材料、一堆力学关係的组合时,你们的工程师思维,才算真正入了门。”他將那支自动铅笔轻轻放回桌上,发出“噠”的轻响。声音不大,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在场所有学生新世界的大门。
“这,只是第一步。”林晓东走回讲台中央,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几分,带著一种神秘的吸引力。“想成为顶尖的工程师,你们还要学会第二步。”
“学会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教室里再次安静下来,学生们瞪大了眼睛,等待著他揭示这更深层次的奥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