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201教室,今日座无虚席。原本只能容纳一百五十人的阶梯教室,此刻却挤满了近三百名学生。过道、窗台、讲台前,到处都是席地而坐的身影,甚至隔壁院系的学生都闻风而至,只为一睹那位传奇工程师的风采。窃窃私语声在空气中嗡嗡作响,像无数只兴奋的蜂群。

“听说这个林晓东才二十八岁,比咱们大不了几岁!”有学生压低声音惊嘆。

“我看过他的龙脊岭隧道资料,简直是教科书级別的工程,我导师都说他是百年难遇的天才!”另一个声音带著难以置信的崇拜。

“连霍高速那个沙漠段改造,我爸是老工程师了,都说是奇蹟!他用的那个『温差自適应材料』,简直是神来之笔!”一名男生激动得脸颊通红。

系主任徐光耀站在讲台前,拍了拍手,努力维持秩序:“安静!安静!同学们,请大家安静!”但他的声音很快被学生们的热情淹没,收效甚微。

就在这时,教室后门轻轻推开。一道修长身影逆光而入。林晓东,一件洗得发白的深蓝色衬衫,手里只拎著一个简单的公文包,他身旁跟著苏晴,一身米色风衣,气质温婉。她手里抱著个文件夹,安静地跟在林晓东身后半步的距离,那双清澈的眸子扫过满屋子攒动的人头,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两人这身打扮,实在太像来蹭课的研究生了。

然而,当林晓东的身影完全出现在眾人视野中时,喧囂的教室里,那近三百名学生,却被无形的力量定住,瞬间鸦雀无声。不是徐光耀的呼喊起了作用,而是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气场——饱经风霜的工程实践沉淀出的从容与內敛,自然压制了所有的嘈杂。

他没有急著走向讲台,而是微微停顿,目光缓缓扫过台下密密麻麻、充满求知慾的脸庞。那眼神深邃明亮,能洞悉每个人內心的渴望与迷茫。

“各位同学好。”林晓东终於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带著一种独特的磁性,“我是林晓东。今天是我第一次给大家上课,说不紧张是假的。”

台下传来善意的轻笑声,紧张而崇拜的气氛稍稍缓和。

“不过,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林晓东放下公文包,目光再次扫视全场,“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立志要成为工程师的?”

几乎所有人都举起了手,手臂高举,充满蓬勃的朝气。

“很好。那么,再问一个问题。”林晓东的语气忽然变得严肃,坚硬如岩,沉重有力,“有多少人认为,工程师的职责就是把图纸变成现实?”

这一次,大部分手依然高举著,但一些学生开始面露疑惑,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错了。”林晓东毫不犹豫地摇头,声音掷地有声,似惊雷炸响在每个人心头,“工程师的职责,是对每一条生命负责!”

他转身,在黑板上,用粉笔重重写下几个大字:责任、生命、永恆。这几个字,笔画苍劲有力,深深刻进每个人的心里。

教室里彻底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变得小心翼翼。他们从未听过如此直接、如此沉重的开场白。

“我今天要讲的第一课,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也不是什么先进的技术。”林晓东转过身,目光锐利地扫过台下,“而是血的教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