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从困境到突破
“报告林工!二號炉的热处理工艺失败,钢丝强度远不达標,在拉伸试验中直接断了!”
“报告林工!进口的拉丝模具损耗太快,成本根本控制不住!”
坏消息像雪片一样飞来。巨大的高炉边,林晓东和工人们一起,几天几夜不合眼。他的脸上、手上,沾满了油污和铁屑,和厂里最普通的技术员没什么两样。
苏晴则成了他的后勤部长和信息中心。她发动了所有能发动的关係,从世界各地搜集关於特种钢材的最新文献。那间小小的办公室里,德文、英文、日文的技术资料堆得像小山一样高。她常常为了翻译一篇关键论文,通宵达旦,熬得双眼通红。
一天深夜,实验室再次传来坏消息,又一批次的试验品全部报废。气氛压抑到了极点,几个老专家甚至捶著桌子,流下了眼泪。
林晓东默默地走出实验室,一个人站在厂区的高台上,看著远处钢水映红的夜空,一根接一根地抽著烟。
“篤篤。”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苏晴走了过来,將一件厚厚的大衣披在了他的身上。
“別太逼自己了。”她轻声说。
林晓东没有回头,声音有些沙哑:“我只是觉得,不甘心。凭什么他们能做到的,我们就做不到?”
苏晴没有再劝,只是从隨身的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杯,和一份刚刚翻译整理好的文件。“这是最新的德国《钢铁与冶金》期刊,里面有一篇关於『索普拉德』复合热处理工艺的文章,我做了標註,你看看,也许有用。”
林晓东接过那份还带著温度的文件,上面是苏晴娟秀的字跡,密密麻麻的註解。他转过头,看著灯光下苏晴那张略显憔悴但无比坚定的脸。
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为两个字:“谢谢。”
就在这一刻,黎明悄然来临。一轮红日从远方的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將金色的光芒洒向这片沸腾的钢铁大地,也洒在了並肩而立的两人身上。远处,新桥的桥墩已经拔地而起,在晨光中像两个沉默的巨人。
“真美啊。”苏晴看著远方的日出,由衷地感嘆。
“是啊。”林晓东掐灭了菸头,“等我们的『爭气钢』造出来,掛满那座桥的时候,会更美。”
他沉默了片刻,忽然开口:“苏晴,等这个项目结束了……”
苏晴转过头,晨光在她的眼眸里跳跃,闪动著璀璨的光。她看著他,轻轻地点了点头,打断了他的话。
“我知道……我等你。”
三个月后,在攻关小组几乎不眠不休的奋战和苏晴那份关键资料的启发下,全新的“多级连续热处理”生產线调试成功。
最后一轮极限拉伸试验,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开始。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死死盯著那根比小拇指还细的钢丝和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
1500兆帕……1600兆帕……1700兆帕……数字越过了之前所有失败的记录。
1800兆帕……还在上升!
当最终的数字,稳稳地定格在“1865.4兆帕”时,整个实验室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隨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和哭喊声!
几个白髮苍苍的老专家,抱著那盘闪著银光的钢绞线,哭得像个孩子。
林晓东看著屏幕上的数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转过身,在欢呼的人群中,准確地找到了苏晴的目光。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