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连霍高速的开拓之举
一周后,戴维斯的车队如期而至,扬起的沙尘比上一次更加囂张。他显然是来看笑话的。
“林先生,一周时间到了。”戴维斯摘下墨镜,嘴角掛著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我想,严酷的自然环境,应该已经帮您做出了最明智的商业决策。”
林晓东没有说话,只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带著他走向那片被黑风暴肆虐过的试验田。
戴维斯起初还一脸轻鬆,可当他走近,看清眼前的景象时,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那片小小的试验田里,一排排嫩绿的盐地硷蓬,非但没有被风沙掩埋,反而像是被洗礼过一般,精神抖擞地挺立著。翠绿的顏色,在这片无垠的黄色沙海中,形成了一种刺眼的、充满生命力的反差。
“这……这不可能!”戴维斯身边的一位外国技术员失声喊道,“昨晚那么大的风,这些幼苗怎么可能活下来?”
林晓东蹲下身,轻轻拨开一株幼苗根部的沙土,露出下面已经开始盘结的细密根系。“因为它们的根,已经抓住了这片土地。”他站起身,平静地看著戴维斯,“戴维斯先生,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答案。我们不靠化学药剂去杀死这片沙漠的生机,我们选择和它共生。”
“一片杂草而已!”戴维斯很快从震惊中恢復过来,强行维持著自己的优越感,“就算它们能活下来,又能怎么样?你们要用多少年,才能用这些草,铺满几百公里的公路两侧?而我们的固沙剂,只需要几个月!”
“我们不需要说服你。”林晓东的语气依旧平淡,“事实会证明一切。苏晴。”
苏晴上前一步,將一份刚刚擬好的文件递给戴维斯。“戴维斯先生,这是我们即將启动的『沙漠公路生態防护一號试验段』的公开招標说明。我们將修建一条长达五公里的標准路段,並完整实施『微咸水滴灌』和『植被防护』方案。我们已经通过交通部,正式邀请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德国交通建设协会和国內各大院校的专家,组成联合观察团,对项目进行全程评估。”
她顿了顿,补充道:“当然,我们也欢迎戴维斯先生的公司,在旁边另选一块地,用你们的化学固沙剂,做一个对比试验。让事实说话,看看哪种方案,才是真正的未来。”
戴维斯看著那份文件,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公开招標?邀请国际观察团?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方案之爭了,林晓东直接把它上升到了一个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治沙新技术的战略高度。如果他们应战,就等於把自己的技术和林晓东的“种草”方案放在同一个天平上,接受全球专家的审视。如果不应战,那不就是不战自败,承认自己的技术有问题吗?
“林先生,你很会玩政治游戏。”戴维斯最终冷哼一声,没有接那份文件,带著他的人灰溜溜地离开了。
送走了不速之客,一场规模空前的技术攻坚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正式打响。
这一次,林晓东带来的,不仅仅是“真空预压”或者“滴灌技术”这样的单一绝活,而是一整套顛覆性的工程管理理念。
在临时指挥部的墙上,掛著一张巨大的流程图,上面用不同顏色的线条和方框,標註著从打井、管道铺设、泵站建设,到沥青铺设、硷蓬种植、后期养护的每一个环节。每个环节下面,都附有一本厚厚的、如同词典般的《標准化施工手册》。
“林工,这……这是什么?”治沙专家王建国拿著一本《滴灌管道铺设標准作业指导书》,满脸困惑,“管道怎么铺,埋多深,我们干了几十年了,都是凭经验。你这连管道接口的螺丝要拧几圈都写上去了,有必要吗?”
“有必要。”林晓东的回答斩钉截铁,“王工,经验很重要,但经验无法复製。我要的,不是培养出几个像您一样经验丰富的英雄,而是要建立一套体系,让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拿著这本手册,就能干出和您一样的活。这叫『標准化』。只有標准化,我们才能保证几百公里长的生態走廊,每一米的质量都是一样的。只有標准化,我们的成功,才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被快速复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