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101 看书网解无聊,101????????????.??????超实用 】
陈昭不死,无论他在朝堂还是在藩镇,西川都分裂不了。
而且《平南方略》已经得到宰相们的一致认可,他也不敢誆骗皇帝,毕竟大唐以武立国,即便是皇帝在灭国之功面前也无法冷静。
不过,虽然动不了陈昭,但平南大都护的职位也不能落入陈昭之手。
七月,朝廷詔书下达,成立平南都护府,任命西川节度使高駢为平南大都护,节制剑南道西川、剑南道东川、黔中道三镇,执掌对南詔兵事。
而高駢此时依旧被软禁於使府,一言一行都在士卒的监视之下,就连如厕,行房事都有人盯著。
派来宣旨的宦官一进入西川境內就被杜寒山派兵驱逐,回復称:“此乱命也,概不奉詔。”,同时杜寒山上奏朝廷,弹劾高駢杀良冒功,杀害工匠四百人。
八月,西川布政使王维舟给朝廷行文,弹劾高駢倒行逆施,引发西川百姓暴动,上缴朝廷的税粮无法正常转运。
九月,东川节度使吴行鲁上奏,奏请敕封陈昭为平南大都护。
而作为当事人的陈昭对此冷眼旁观,反正现在急的不是他,如今西川、东川以及黔中三镇已经实质上被他握在手中,他巴不得拖得越久越好,拖到李克用造反,拖到王仙芝和黄巢起义,朝廷再也无暇顾及西南。
十月,西川节度使高駢上奏朝廷,自认不足以担任平南都护和西川节度使。至於说在重重监视之下,奏摺是怎么发出的,也就只有杜寒山知道了,相信高駢这辈子都不想听到“熬鹰”这两个字了。
朝廷发布新的詔书,任命陈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平南大都护,总督南詔战事。
陈昭的平南都护之位到手,他可以名正言顺地节制西川、东川及黔中三镇,在黄巢攻入长安之前,他算是占据地盘最大,手握兵马最多的大帅了。
等到黄巢攻入长安后,陈昭东可从黔中攻入荆南,一路杀向淮南江浙,西可以从安戎城北上河湟夏绥凤翔,北可以进山南西道,兵发关中。
作为投桃报李,陈昭將西川节度使之位让出,由朝廷任命,最终由郑畋推荐的崔安潜出任。
高駢虽然从西川灰头土脸地走了,但在田令孜的安排下,去了淮南这一朝廷的赋税重地担任节度使。
杨庆復也终於熬出了头,由黔中道经略副使转正为黔中道经略使,安再荣担任兵马使,罗隱为布政使。
东川兵马使之位一直空悬,朝廷將杜寒山从西川调任东川担任兵马使,让吴行鲁和杜寒山这一对素有旧怨的人再度同一个屋檐为官,而西川兵马使由黄景復这一陈昭非嫡系人马接任。
陈昭清楚这是朝廷分化他的手段,不断將陈昭的心腹从西川抽调而出,但是继任者又是原本西川的非嫡系官员,这样既平衡了藩镇的派系,又降低了將士牴触心理。
只可惜,这一切都是徒劳无功,陈昭对西川的掌控力远超他们想像,而且此举还帮助陈昭將他的影响力彻底扩展到东川和黔中,如今东川的兵马使杜寒山和布政使宋问之都是陈昭嫡系中的嫡系。
陈昭担任了平南大都护,抽调了王维舟担任都护府长史,苏子凌担任行军司马,郭雄为亲兵统领,王维舟的西川布政使由王景略接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