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田令孜暗自得意之时,只见郑畋淡定地拿出一封早就准备好的奏摺,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黔中道经略使陈昭今日有奏章递至政事堂,其在西川与黔中两地,抗击南詔颇有心得,呈报《平南方略》一则,愿领兵攻克南詔太和城,彻底剷除西南边患,擒南詔国王酋龙献於陛下。”
什么?灭国?
堂中眾人面面相覷,灭国之功对他们已经太久远了。
开国之初,大唐武威昌盛,李靖、王玄策等人动輒灭国,但安史之乱后,国力衰弱,再无將领能斩获如此大功。
此时陈昭提出,他们第一反应便是大言不惭,寧可相信陈昭是不愿入朝的自污,也不愿相信陈昭真有灭南詔之能。
“陈昭信口开河之言,郑相居然也信以为真,若是南詔能如此轻易被大败,我朝也不会连年遭受西南边患之苦。”卢携讥讽道。
“诸位不如先看过《平南方略》再说不迟。”郑畋將平南方略交於宦官,在眾人之间传阅。
眾人看完之后,脸上均都露出思索之色,就连田令孜与卢携也难得没有出言反驳。
他们原以为陈昭的平南之策,是千里奔袭,一战定乾坤,可兵凶战危,既有李靖千里奔袭,灭草原十八部,生擒頡利可汗,但也有高仙芝兵败怛罗斯,李泌鲜于仲通兵败太和城。
可陈昭的方略远超他们想像,已经不是局限於军事行动,而是上升到国力比拼,经济制裁斩断南詔盐利,收服蛮族剪除南詔兵力,步步蚕食压缩南詔生存空间,其间配合武力征討。
这不是兵行险著,而是堂堂正正国力对抗的阳谋,而且方略中前期的收復嶲州和黔中道的目標都已经达成,无形中更增加了方略的说服力。
只是如此一来,耗费的钱粮將不计其数。
“陈昭此方略需要钱粮几许?”涉及到军事一贯沉默的崔彦昭也难得开口,他虽是文臣,但是大唐的文臣又有哪个会对灭国之功无动於衷?王玄策不也是文臣,不也照样灭了天竺。
“此战所需钱粮,西川可支出大半,只有少许需要朝廷拨付。”
眾人闻言神色怪异,这不是来要钱粮,而是来分功劳啊,让朝廷出少许钱粮,这样分润功劳也有理可循,若是西川又出兵又出钱,要朝堂上的朱紫公卿何用?
“臣奏请陛下,组建平南都护府,任命陈昭为平南大都护,节制西川、东川、黔中三镇,统筹对南詔战事。”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眾人齐齐附议,让田令孜脸色极为难看,陈昭的《平南方略》相当於给他上了一层保护符,只要皇帝想要这灭南詔之功,自己就根本无法动陈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