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舟紧皱眉头,他还是低估了严师本的无耻程度,对付陈昭他不反对,本就是派系对立。

可若真如严师本所说,让这上千万亩良田成为世家私產,他是万万不同意的。

代宗时期,崔寧联合西山羌,击败当时的西川节度使之后,朝廷採取招抚策略,任命了崔寧为西川节度使,之后朝廷对川蜀本地家族的打压便从未停止。

在这之前西川上上下下的各个官员、胥吏皆有世家大族的子弟担任,在此之后,朝廷採用迴避制度,渐渐遏制住西川政权被本地豪强把控的局面,以后再也没有本地豪强担任西川节度使的例子。

现在,西川本就一千五百万亩土地,若是这一千万亩土地变成了豪强私產,只会助涨本地豪族的野心。

“对付陈昭可以,但是这一千万亩荒地的开垦不能拖,必须赶紧开垦完毕登记造册。”

见王维舟没有完全同意自己的意见,严师本没有爭辩,反而心中暗喜。

还是那句老话,西川的博弈,根本是在朝堂啊。

西川的豪族中,可是有韦氏存在啊,那可是和韦保衡的京兆韦氏同源的,这么大的田產,韦保衡会不动心?

王维舟这挡住的可不是他严师本,而是韦保衡的財路啊,只要放出风去,王维舟將不为西川诸多豪族所容。

届时、卢耽派系不会容纳他,本地豪族也不容他,韦保衡也要拋弃他,王维舟將再无立身之处。

韦保衡的书信很快便寄到了西川,同意了严师本的计划,言语中儘是对王维舟的斥责。

宋问之来到成都城门处,身后跟著的不再是他之前的隨从宋乡,而是换了一名身材魁梧的年轻人。

宋乡已经在他的安排下去往了各个州县,统计报名开垦的流民帐册,而刚换上来的这名隨从,也並不陌生。

他正是已故成都府防御使王昼的独子,王乾。

宋问之查看著登记开垦的流民帐册,眉头皱了又紧,紧了又皱。

怎么一下子多出这么多人?

待到夜晚,陈昭书房中,宋问之抱著一叠帐册,与陈昭一一核算。

开垦荒地的消息刚刚放出去才一个礼拜,书信可能还在金牛道上奔波,哪来的这么多流民。

陈昭和宋问之统计之下发现,不到一周时间,上千万亩地已经报名登记了近半,恐怕要不了一个月,就要被全部登记完成。

一个月?一个月信都还没送到呢。等到九月份,数万川外流民拖家带口地赶过来,这么大的数量又该如何安置?

不应该啊!陈昭隱隱间感觉有不妥的地方,却说不出来。

“昭哥儿,杨家舅舅来了!”只听奴儿在书房外喊道。

这杨家舅舅並不是杨松,而是杨庆復。

如果是杨松,奴儿会喊娘家舅舅。

大战结束后,杨庆復便总是来到陈昭家中串门,母亲杨氏见杨庆復是杨家主脉,又是成都府防御使,对杨庆復毕恭毕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