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昭打算以这上千万亩荒地吸引外地逃荒而来的流民在此定居,十万户家庭,一户六至十人,那意味著近百万人口,十万兵员。
西川虽有南詔虎视在侧,但是相较於中原兵灾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还算是安寧之处。
诸如陈昭的父亲陈汉、梁重、齐铭以及成都守军中大量士卒都是从中原逃难而来。
陈昭计划给流民发放铁製农具,让他们自行开垦,但凡开垦出的荒地皆归开垦者所有,同时西川还承担开垦期间的衣食住用,等到来年土地秋收再行归还。
还不上也不要紧,陈昭还有蜀锦织造工坊,织造工坊,甘蔗工坊等大量工作机会,可以让他们打工赚钱。
只要將开垦授田的消息传至北方,必定吸引诸多流民前来,还有大量世家的佃农,也会因此脱离世家控制,来博取一份自家的田地產业。
陈昭和宋问之稍一合计,便定下了方略,等西川开垦授田的消息传到中原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等流民从中原赶来,又要两个月,现在开始,等到九月份,刚好四个月。
西川本就有大量从中原而来的百姓,他们有的在西川定居,有的在西川参军,他们还有诸多亲戚同乡在中原,只要去信一封,有他们担保,不必担心没有流民过来。
王维舟府邸,
王维舟和严师本面色难看,韦保衡的书信將他们两人训斥一通,斥责他们对西川兴修水利这么大的事情居然毫不知情。
兴修水利之事,本就是王维舟这位营田支度使的管辖范畴,和严师本这个没有实权节度副使没有丝毫关係,韦保衡斥责之时將他也带了进去。
不过严师本的面色难看只是装出来的,韦保衡寄给了王维舟书信同时也给严师本寄了密信。
王维舟虽然被宋问之架空,但是兴修水利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瞒过王维舟,但是王维舟並没有上报给韦保衡,这让韦保衡心中起了疑心,便让严师本关注王维舟的立场。
原本韦保衡在西川的势力文官以王维舟为主,武將以黄景復为主,严师本只是个没有实权的节度副使。
韦保衡的这份密信让他看到了进步的希望,不管王维舟立场有没有问题,他都將告诉韦保衡王维舟首鼠两端,韦保衡心中已经起了疑心,只要自己推波助澜,那韦保衡在西川只能依仗自己。
而王维舟则是心中冷哼,他原本跟隨韦保衡,便是想依託於他,为朝廷建功立业,为天下苍生谋一份福祉。
韦保衡尚未得势之前,还是有一份苍生理想的抱负,可自从他娶了同昌公主后,便將一切拋诸脑后,开始不择手段地爭权夺利。
反倒是卢耽一方,无论是从抵御南詔还是兴修水利,都是为了西川的百姓和朝廷的大局,格局差距,高下立判。
王维舟已经开始后悔当初劫夺陈昭的蒸馏酒工艺,献给韦保衡了,如果不是当初被前程诱惑迷了心智,他虽然不会做到营田支度使的位置,仍然是个判官,但今天兴修水利之事必有他一功。
“泊远,那陈昭打算招纳流民开垦荒地,若真让他成功,西川將多出上千万亩良田,这得是多大的一份功劳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